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8717
颗粒名称: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
其他题名: 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
分类号: D622
摘要: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了, 作为报道两会的新华社记者,通过采访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过程,真切地感受到报告字里行间所涌动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信念和力量。“一个好的政府工作报告,应该是群众关心的报告,群众参与的报告,要使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能管用。”从瑞雪纷飞的寒冬,到春风拂面的三月,几番磨砺、几经锤炼。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过程,成为发扬民主、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一次生动实践。
关键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政府工作报告

内容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了, 作为报道两会的新华社记者,通过采访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过程,真切地感受到报告字里行间所涌动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信念和力量。
  “一个好的政府工作报告,应该是群众关心的报告,群众参与的报告,要使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能管用。”从瑞雪纷飞的寒冬,到春风拂面的三月,几番磨砺、几经锤炼。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过程,成为发扬民主、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一次生动实践。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是在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下进行的。温家宝总理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指导思想、重点内容、表述方法、改进文风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语重心长地说:“一个好的政府工作报告, 应该是群众关心的报告,群众参与的报告, 要使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能管用。”初稿形成后,温家宝总理提出了修改意见,并亲自动笔修改。
  2006年12月3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
  2007年1月11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报告》送审稿。
  1月26 日,国务院第9次全体会议讨论并决定将《报告(征求意见稿)》发给31 个省(区、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央党政军群151个部门征求意见。
  百川归海,万言同宗。一条条意见、一个个建议如涓涓细流源源而来。这些成百上千的意见和建议,寄托着乙万人民对报告的殷殷期盼。
  1月30日至2月8日,温家宝总理分别召开5个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
  “大家可以放开讲,讲讲你们的心里话。”“把感触最深的、意见最大的讲出来。”温家宝总理微笑着鼓励大家。谈问题, 毫不隐讳;提建议,具体实在。言者无忌,听者认真,座谈会洋溢着坦诚、务实的气氛。
  “我最怕讲群众不懂的话 ! ”温家宝总理说:如果在人民大会堂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群众不关心,不议论,不提意见,不谈想法,这个报告是失败的;如果大家都关心, 甚至等汽车、火车时,都驻足听一段,这个报告才算成功。我们要努力做到这一点。
  车间工人、乡村医生、出租车司机、派出所民警、种粮农民、农民工、下岗创业人员、农技推广员、银行职员、商场管理人员和大学研究生等被请进中南海发表意见。为基层群众代表单独召开一次座谈会、直接听取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这是第一次。
  国计连着民生。吃饭、穿衣、上学、看病、 买房……百姓念叨的日常琐事,群众希望解决的生活烦恼,被吸收进政府工作报告。
  2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向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宣读了这份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亿万百姓福祉的政府工作报告。
  “认真负责地向人民报告工作,努力回答好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勤德善政者,贵在养民”。民生之本,. 民心所向。
  群众关心的热点,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这不是巧合,这是党和政府与人民心连心的见证。
  “我听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一个明显的感觉,更加突出社会事业发展、改善民生,这方面花的篇幅越来越大。这个改变,不是写法的改变,而是政府职能和工作内容的改变。”常德传代表说。
  “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 “努力让广大农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让城乡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都能够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为人民谋利益”……“村里人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打来电话说,日子更有盼头了。”来自黑龙江逊克县新鄂乡新鄂村的关丽霞代表说。
  这是一份关心人民的报告,因而也是一份人民关心的报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会场响起的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充分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
  “把握大局,突出重点,最重要的,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起草政府工作报告的过程中,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做好2007年的工作,要把握大局,突出重点,最重要的,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 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四个“着力”,找准了当前发展的软肋,指明了进一步前进的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自始至终贯穿着科学发展观这条“红线” 。
  两会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各部门负责人以及报告起草组工作人员分赴各个代表团、政协各界别,认真听取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
  起草组对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类整理,逐条仔细研究,国务院对报告又进行了认真修改,共修改33处,其中比较重要的修改有12处。
  大会闭幕前夕,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被吸收进报告的定稿之中。
  在2007年的春天里,政府工作报告向人们勾画了一幅国家走向更加富强、人民走向幸福的壮丽图景。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奋发图强, 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够抒写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据新华社3月18日电)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