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出站不检票』要由特例变常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8011
颗粒名称:
『出站不检票』要由特例变常态
分类号:
U293.22
摘要:
2月24日,北京站和北京西站出京和到京旅客流量达到了30万人次。为防止大面积旅客滞留,北京西站启动不检票出站方案,在出站口未进行检票,便放旅客出站。 在出站口检票,这或许是由铁路的运输量大、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所决定的。与汽运或航空从进口处就基本能够杜绝逃票不同,铁路在进口处基本不能防止逃票——不但铁路站点很难封闭,在目前情况下,站台票似乎仍有足够的理由继续发放。
关键词:
旅客运输
检票工作
内容
2月24日,北京站和北京西站出京和到京旅客流量达到了30万人次。为防止大面积旅客滞留,北京西站启动不检票出站方案,在出站口未进行检票,便放旅客出站。 在出站口检票,这或许是由铁路的运输量大、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所决定的。与汽运或航空从进口处就基本能够杜绝逃票不同,铁路在进口处基本不能防止逃票——不但铁路站点很难封闭,在目前情况下,站台票似乎仍有足够的理由继续发放。于是,进站检票,上车检票,车行途中检票,下车后出站还得检票。 从对商业利益的追逐上分析,如果旅客都不屑逃票, 或很少逃票,铁路部门绝不会自寻烦恼,花费人力与资源进行出站检票。单以检票就事论事,铁路部门倒也真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感— 虽然可以从法律的层面,就铁路运输合同履行终了的时间,来论证出站检票的不合理;也可以从权利的层面,质疑铁路部门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不顾旅客的出站方便,甚至侵犯大多数有票者的不被无端怀疑的权利。但是,所有这些法律和权利诉求,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些年,铁路出口检票就是这样一路行来,即便偶见质疑也难以撼动。 其实,北京西站启动不检票出站方案并非首次。2004年春节期间,北京铁路返程客流曾连续多日居高不下, 为此,西站启用了出站不检票的应急举措疏散旅客。在几辆列车同时到达、出站客流较大时,西站也会停止检票,快速放乘客出站。这说明西站的不检票虽是特例,却早有规划。为“防止大面积旅客滞留”,显然是在舒缓铁路方面的自身压力,保证铁路运输的正常秩序, 但也在客观上有利于消除公共灾难的隐患。 人们需要更多的不检票出站,还需要更好的不检票出站的理由。在企业利益与公共安全的权衡中,企业利益理应让位。相比庞大的、贴身而成的人群,仅有的几个检票关栅就是公共安全的瓶颈。哪怕是检票过程中小小的事件— 或者是一位旅客的不小心摔倒,或者是一个未熄灭的烟头引发的失火……检票处都将可能成为那些等候检票者的鬼门关。 不要侥幸于这样的公共安全事故尚未发生,公共安全的维系正在于事故的预防,而不是事故的善后或经验教训总结。也不要用即便发生事故也纯属意外,而非检票之过来回避责任。正是因为在重复的、频繁的进站与中途检票之后仍然实行的出站检票,人为地把拥挤的人流限制在狭窄的通道里,前方是仅有的几个狭窄关栅,如何能应对突如其来的事故?维系着不特定多数人生命的公共安全, 无论如何要重于企业的自订制度。公共灾难的预防有企业的责任,却不能完全依赖于企业的自觉。联系到铁路运输人流量庞大而集中的特点,建议有关部门检查铁路的“不检票出站方案”,并将“不检票出站方案”的落实, 作为监督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是三个黄金周以及清明、中秋等特定节假日前后,“不检票出站方案”应成为行政强制启动的公共安全预防措施,而不宜是铁路站点疏导客流的一时之举。 (据《北京信报》)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