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产品“豪华化”是在背离大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7767
颗粒名称: 公共产品“豪华化”是在背离大众
分类号: C913
摘要: 有关公共产品“豪华化”甚至“奢侈化” 的现象近来再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比如各地竞相兴建豪华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如新型大剧院、歌剧院、艺术中心等);还有一些城市公交车的竞相“空调化”等等。 笔者以为,这些做法,不仅与公共产品服务的基本性质相违背,也是对公共财政的浪费,应该引起职能部门的高度警惕。
关键词: 公共产品 社会问题

内容

有关公共产品“豪华化”甚至“奢侈化” 的现象近来再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比如各地竞相兴建豪华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如新型大剧院、歌剧院、艺术中心等);还有一些城市公交车的竞相“空调化”等等。 笔者以为,这些做法,不仅与公共产品服务的基本性质相违背,也是对公共财政的浪费,应该引起职能部门的高度警惕。 毫无疑问,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绝大多数普通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公益性需求,因此公共产品具有很大的“外部正效应”或“公益性”。从这个角度来讲,公共产品作为一种本来应该大众化的、平民化的产品,它们的“豪华化”和“奢侈化”就是对普通大众的背离。 不仅如•此,盲目追求公共产品的豪华化还会带来不少负面作用,加重了公共财政的负担,降低了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公共项目“赶英超美”的同时,我国公共财政却出现严重的支出不平衡,特别是在教育、 住房、养老、医疗等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方面,不仅总量上捉襟见肘,分配结构上也严重失衡。 公共产品的“豪华化”与“奢侈化”对城市建设和节能环保也会带来不少消极影响。上百元乃至上千元一张的大剧院门票足以把大多数老百姓挡在门外。观众的流失给大剧院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上演场次少,设备利用率低下。再以公共交通为例, 目前在一些城市大量出现的空调公交,却由于其票价高于普通公交而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空调车的增多必定会加大能源的消耗与污染的加剧,这与倡导“节约型”社会岂非南辕北辙?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一些城市的公共设施大可不必在硬件上超越国情而向发达国家看齐,而是应该在管理水平和适用性方面下大工夫。如何尽快地回归公共产品的公平化和大众化,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长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