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共商发展大计直言民生民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7688
颗粒名称:
共商发展大计直言民生民意
其他题名:
自治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中卫代表团审议各项工作报告纪实
分类号:
D624
摘要:
2月的银川,初春乍暖,万象更新;宁夏人民会堂庄严肃穆,掌声雷动。出席自治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我市50名人大代表满怀豪情,对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各项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并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老百姓最关心的就医、就业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充分体现了我市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心系百姓、关注民生、谋求发展的强烈心愿。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工作报告
内容
2月的银川,初春乍暖,万象更新;宁夏人民会堂庄严肃穆,掌声雷动。出席自治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我市50名人大代表满怀豪情,对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各项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并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老百姓最关心的就医、就业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充分体现了我市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心系百姓、关注民生、谋求发展的强烈心愿。
加快发展时不我待2月3日上午,自治区主席马启智在宁夏人民会堂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赢得了热烈掌声。我市人大代表在审议报告时一致认为:报告讲成绩实事求是,讲问题深刻具体,对今年的工作部署,指导思想明确,目标任务突出,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了全区人民加快发展的共同心声。代表们纷纷表示,要把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的工作部署与学习贯彻中央精神结合起来,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07年工作重点结合起来,与发挥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结合起来,不负重托,务实苦干,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努力。
刘云: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不夸大, 正视问题不回避,攻坚克难措施新,确定的各项工作符合自治区实际,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一个实事求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报告。 面对全区大发展的良好局面,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卫市,首先,要着力做强工业, 提升经济发展实力,围绕培育六大产业集群,谋划建设一批拉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大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培植一批竞争实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群体, 使我市成为宁夏乃至西部重要的造纸基地、能源重化工基地和“中国陶瓷之都”。 其次,要着力做优农业,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力争把中卫市建成“世界枸杞之都”, 打造成“中国硒砂瓜第一市”,成为国家级无公害设施蔬菜示范基地、西北地区的“寿光”,成为西部重要的优质红枣生产基地。第三,要抓住沿黄城市带发展战略机遇,依托黄河做好水域文章,把中卫建成西北美丽的滨河城市,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第四,要实施精品战略,开发旅游资源,加快景点建设,尽快把中卫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第五,要依托资源、交通、项目等优势,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努力争取国内大公司、大集团来中卫发展,加速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始终坚持: “你投资我铺路、你有难我帮助、你赚钱我保护、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满腔热情地为创业者引路、为投资者铺路、为企业家服务,营造有利于中卫发展、群众受益的良好环境。
李锐:中卫底子薄,工业化水平低,没有跨越式的发展就很难赶上全区的发展水平。我们要围绕既定目标,创优发展模式, 增强发展优势,激活发展能量,努力把中卫的经济做大、产业做优、财政做强,着力打造“实力中卫”。一要突出结构调整,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构建大产业,要树立“只有大规模大循环,才能赚大钱大发展”的理念,集中力量推进工业发展,打造具有中卫特色的造纸、酿酒、冶金、化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六大优势产业集群,做大工业经济总量。二要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按照“二十字” 要求,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繁荣农村经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三要实施沿黄城市带发展战略,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大力气,在城市经营的问题上破解难题,在彰显城市特色、打造城市精品上下工夫,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四要培植壮大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总揽旅游工作全局,全面挖掘、 整合、开发旅游资源,打响旅游品牌,尽快把中卫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五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大力开展增收节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六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持之以恒地抓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落实维护稳定责任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确保社会政治稳定,推逬和谐社会建设。
段振国、韩鹤仙:目前中卫经济社会的发展已完全融入了全面大发展、快发展的大潮之中,各项综合经济指标的增幅与自治区的基本持平。建议自治区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中卫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项目规划上予以支持和帮助,促进中卫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建言献策破解难题如何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难点,是出席自治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我市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
石磊: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尤其是针对宁夏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进一步明确了我区的优势特色产业。中卫市枸杞、红枣、硒砂瓜等农产品优势突出,特色明显,初具生产规模,具备了大发展的潜力和基础,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城市化方面,中卫、中宁都处在沿黄城市带上,城市建设正逐步逬入完善功能、提升档次和水平阶段;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太中银铁路,盐中、中孟、孟营高速公路,中卫支线机场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对进一步完善中卫市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投资环境意义重大;在深化改革方面,特别强调了地方金融改革,切中了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对解决农村贷款难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还把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和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在教育、就业、 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有许多新的举措,特别是更加重视解决民生问题,这些都符合我区实际,对中卫市的发展和进步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只要我们立足现实、抓住机遇, 更好地发挥优势,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刘彦宁、葛生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社会责任、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农民化解纠纷、履行义务、科学致富的能力。要逬一步加强农民计划生育国策的教育,坚决防止人口出生的反弹,稳定低生育水平。要积极发展农家乐为主题的旅游业,进一步挖掘塞上江南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传统民风民俗,把历史文化、现代商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关注民生争取支持积极争取支持,加快发展步伐,实现山川共济、共同发展,切实解决老百姓关注的就医、就业问题,我市人大代表各抒己见, 献计献策。
王正升:自治区政府要重新审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编制问题,解决山区人才断层问题,特别要解决教育、医疗、卫生、政法和农业科技专业人员短缺的问题。同时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山区发展优势特色农业。
张存平(列席人员):目前制约海原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缺人”。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各行各业人才得不到补充,教师、农业科技人员、医生、公务员及其他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二是“缺钱”。全区目前都属于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海原的经济发展这一特征更加明显,加之本身基础差,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更加捉襟见肘。三是“缺水”。水已成为影响海原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今年全球气温普遍升高的现实,缺水问题有可能在今年更加突出。建议自治区政府出台中部干旱带的具体发展措施,加大对中部干旱带的扶持力度,切实解决山区人民的实际困难。
董玲:自治区政府应充分考虑中卫新建市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加大对中卫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开工建设大柳树工程,扶持大河珩磨机床等项目建设,促进中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监督公正司法关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我市人大代表认为,过去一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和法检“两院”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做了大量工作。代表们表示同意人大和法检“两院” 的工作报告,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刘云:2006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正确处理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以监督促进经济发展,以监督促逬社会和谐,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以贯彻实施监督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依法规范监督形式,严格履行监督程序,努力增强监督实效,把常委会监督工作提高到个新水平。法院要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切实维护法律尊严。
石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督办代表关于中部干旱带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硒砂瓜补水灌溉工程建设等代表建议上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赢得了山区干部群众的好评。建议进一步加大代表议案、建议、 意见督办力度,加快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进程,加强对基层人大工作指导,共同推逬民主法制建设进程。
刘彦宁、张思志:自治区法检“两院” 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中卫市区法检“两院”政法编制少、办案经费缺、执法机构不健全、办公条件差等问题,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畅通法官、检察官进出渠道,促逬司法公正。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彭浩平
责任者
汪贵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