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2006年:李俊乡的跨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7364
颗粒名称:
2006年:李俊乡的跨越
分类号:
F303.3
摘要:
曾经两度被评为海原县后进乡,背负着黄牌与贫困的李俊乡,2006年以来,全乡上下痛定思痛,集中精力争项目、抓特色、促增收、谋发展,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环境建设,全乡招商引资、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抓矿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畜牧业
科技扶贫
内容
曾经两度被评为海原县后进乡,背负着黄牌与贫困的李俊乡,2006年以来,全乡上下痛定思痛,集中精力争项目、抓特色、促增收、谋发展,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环境建设,全乡招商引资、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抓矿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老话直到今天才被李俊人真正理解。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李俊乡境内就被勘测出石膏矿资源,总储量达100亿吨以上。但由于当时交通不便、技术落后,加之当地干群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李俊人眼望着本应流金的土地穷愁徒叹,坐守“金山”无可奈何。2006年初,该乡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大力创新招商引资环境,扶持和鼓励各界人士来李俊乡发展采矿业。目前,石膏矿从业人员已达到140余名,辐射周边九彩、郑旗等乡(镇),从业人员的月工资也由从前的不足600元上涨到了 1000以上。此外,李俊乡还在石膏加工上积极探索。李俊石膏加工厂建成投产后,石膏产品延伸到了水泥、建筑、陶瓷、雕塑、医疗等多个方面。如今李俊乡的石膏年开采能力已达到了20万吨,年销售产值近450万元,仅此一项使该乡人均增收 475 元。
一业带动百业兴。李俊乡采矿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运输业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目前,李俊乡有30多辆太货车运输石膏矿,年人均收入过10万元; 近百辆农用车不定期地为石膏厂送矿,月收入也稳定保持在1500元以上。
夯基础搭建发展平台在带领全乡干群致力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该乡领导深深认识到要从根本上发展地方经济,必须从全乡的基础设施建设抓起。李俊乡有6个村,其中5个都在近几年修通了道路,只有永丰村900多口人还一直以河道为路,生产生活极不方便。农民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引起了乡上的高度重视,2006年,该乡积极争取项目, 多方筹集资金,为永丰村争取村道建设项目,修建了联合至永丰的16公里路,解决了该乡马铃薯基地当前最紧迫的运输难题。
2006年,李俊乡下大力气完成了李俊商贸楼和牲畜市场的建设工程,把牲畜市场搬出了农贸市场,改写了以往李俊乡集市人畜混杂的混乱局面。新建成的李俊商贸楼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商用功能齐全。随着市场的扩建,一大批商业个体户也随之发展起来。据统计,2006年,李俊乡新增个体工商户30余家,全乡个体工商户达到了 286家,其行业遍及农用产品、电器、 建材、木材等各个领域,年可创商业总产值 241万元。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吕鸿团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