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咱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7118
颗粒名称:
咱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分类号:
F304.8
摘要:
1月9日下午,虽然天气比较寒冷,但市区人民广场依然热闹,那里聚集了很多老人,有来自城镇的,也有来自农村的。他们或打牌、或下棋、或闲聊,显得格外悠闲。 城区滨河镇高庙村70岁的老人陈玉明看到记者来采访,便凑了过来。他高兴地说,虽然自己年纪大了,但观念并不陈旧,他很提倡科学种田。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民收入
内容
1月9日下午,虽然天气比较寒冷,但市区人民广场依然热闹,那里聚集了很多老人,有来自城镇的,也有来自农村的。他们或打牌、或下棋、或闲聊,显得格外悠闲。 城区滨河镇高庙村70岁的老人陈玉明看到记者来采访,便凑了过来。他高兴地说,虽然自己年纪大了,但观念并不陈旧,他很提倡科学种田。作为农民,一辈子就要跟田地打交道,粮食产量不高,就解决不好温饱问题。他说,这可是关系民计民生的大事情。以前,农民常常抱怨“收把麦子吃不到栽秧,收把稻子吃不到下霜”, 主要是因为粮食品种不好、种田不科学。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品种优良的杂交水稻给农民带来了福音,产量比以前翻了好几倍,年年家里都有余粮,农民不再愁没粮吃了。 在市区一摄影店门前,记者见到了城区滨河镇南关村村民王红,她正提着一箱牛奶、一袋水果,和老伴前往高庙村看望生了孩子的女儿。今年66岁的王红快言快语,她说,如今咱农民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了,这是党的政策好啊!王红的老伴也感慨道:“现在党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了,种大棚蔬菜政府也补偿,这种事以前想都不敢想!”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田海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