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逢听必涨”与“逢涨必听”有什么区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6552
颗粒名称:
“逢听必涨”与“逢涨必听”有什么区别
分类号:
I269.7
摘要:
杯子里有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 “只剩下半杯水了”,乐观的人会说 “我还有半杯水呢”。如果改变不了半杯水的事实,我们还是做一个乐观的人吧。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柴晓钟似乎就是这样一个乐观的人。柴主任近日对于市民关心的听证会如是回应,“听证会并不是完全的逢听必涨,而是逢涨必听。
关键词:
杂著
政府部门
公信力
内容
杯子里有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 “只剩下半杯水了”,乐观的人会说 “我还有半杯水呢”。如果改变不了半杯水的事实,我们还是做一个乐观的人吧。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柴晓钟似乎就是这样一个乐观的人。柴主任近日对于市民关心的听证会如是回应,“听证会并不是完全的逢听必涨,而是逢涨必听。
其实“逢听必涨”和“逢涨必听”之间并不需要做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而只是站在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而已。从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来讲,他们所遵循的自然是“逢涨必听”。如果“逢涨不听”,就涉嫌违法,就是对程序正义的破坏,就是对公众利益的漠视。用政策语言来表述,未经听证就涨价的,就没有“代表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就不是“以服务人民为荣”、“以遵纪守法为荣”。可以说,在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价格的制定和调整上, “逢涨必听”是趋势,更应成为现实:“逢涨必听”是“硬道理”,是“依法行政”必须坚持的基本制度。
但从公众的角度看来,“逢听必涨”的意涵是:大多听证会上,不知道为什么那些选拔出来的“民意代表”总是以“掌声一片” 来响应一些公用事业服务部门的“涨声一片”。如柴主任所言,现实中并非“逢听”就百分之百“必涨”,民众所言之“逢听必涨” 也许有些夸张,亦不过是为了讽剌实践中一些“听证会”从“无倾向听证”到“涨价论证”的异化。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逢听必涨”本身就包含了公众对被异化的听证会的质疑与批评。作为听证会的组织者, 以一次或几次听证之后并未涨价的个案来否认“逢听必涨”的精确,这种回应不能让公众信服和满意。有关部门为何不认真反省以何种规程来最大限度保证听证代表的选取更具代表性,以及如何设计听证程序使普通公众更易接近并更乐于参加听证,从而保证听证会上各利益阶层的意见充分表达呢?(据《长沙晚报》)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