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宽容失败也是创新的需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6549
颗粒名称:
宽容失败也是创新的需要
分类号:
F124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 唯其创新,才能生生不息;一个国家,唯其创新,才能兴旺发达;一个政党,唯其创新,才能永葆生机;一个企业,唯其创新, 才能站稳市场;即使一个普通人,也唯其创新,才能与时俱进。2006年最后一天,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共同谱写和平、发展、合作的新篇章》 的新年贺词。
关键词:
社会发展
自主创新
改革开放
内容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 唯其创新,才能生生不息;一个国家,唯其创新,才能兴旺发达;一个政党,唯其创新,才能永葆生机;一个企业,唯其创新, 才能站稳市场;即使一个普通人,也唯其创新,才能与时俱进。
2006年最后一天,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共同谱写和平、发展、合作的新篇章》 的新年贺词,他说:“我们将按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里,就明确提到了自主创新问题。
然而创新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破解庞加莱猜想的朱熹平教授说:破解猜想,我和我的团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与失望, “我已经把失败看成常态,把成功当做偶然”。还记得这样一个故事,666粉试制成功之前,接连经历了 665次失败,于是领导机构准备撤换原来的试制负责人,在大家想来,这个负责人一定没有话说,也一定不愿再干这种苦差事了。可谁也想不到的是,他竟说出了一番很让人震惊的话,他说:我已经知道有665个方案不能成功,请问,谁比我更有优势?他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面面相觑。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道理不仅反映在科学实验方面,也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农村包围城市”,是在一次次城市工人武装暴动失败后提出来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从无数次不掌握枪杆子从而导致革命夭折的教训中得来的;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是千百万仁人志士抛头洒血、用血的代价换来的;“改革开放”,也是我党在走过了弯路以后,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观察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审时度势才总结出来的。
任何实践都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人们不想失败,但同时,谁也避免不了失败。甚至很有可能,成功只是一连串失败之后的偶然结果;而失败,却贯穿实践的整个过程。
问题是有这样一种人,他们知道我们可以宽容那些成功过程中的挫折,便把自己不负责任、信马由缰、草率行事造成的损失统统向“失败”甚至“失误”的筐里装, 又不愿汲取教训。甚至还有的,明明是别有用心、假公济私,但是在遭到群众的抵制和反对后,还硬要说成是失败或工作失误,这就必然削弱整个社会对失败的宽容程度和承受能力,也严重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发展。对此,我们必须态度明确,失败就是失败,破坏就是破坏。
同时,正因为有上述人,所以又产生了与之对应的另一种人。他们神经衰弱的厉害,对失败感到非常可怕,不允许一切失败,不分青红皂白,对所有的失败都否定,一听失败就摇头跺脚。他们无形中给人们戴上了 “紧箍咒”,束缚了人们的手脚,导致因循守旧、裹足不前。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逐渐适应了 “温水效应”一样的环境。诚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 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 ”小平同志对创新和失败的理解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创新。
我们应该把破坏和失误、失败区别开来,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创新,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承认失败、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宽松环境。唯此,才能在全社会倡导一种锐意创新、勇担风险的价值观,才能营造一种槟弃浮躁、踏实创新的社会氛围。
(据新华社电)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