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争第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6166
颗粒名称: 企业如何争第一
分类号: F272.1
摘要: 夺金牌、争第一是好事,体现的是竞争精神,张扬的是进取气象,但这个第一要靠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这个“第一竞争力”才能取得。也就是说,只有紧紧扭住这“三个第一”,才有可能夺得目标中的那个“第一”。
关键词: 企业管理 企业发展战略

内容

夺金牌、争第一是好事,体现的是竞争精神,张扬的是进取气象,但这个第一要靠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这个“第一竞争力”才能取得。也就是说,只有紧紧扭住这“三个第一”,才有可能夺得目标中的那个“第一”。
  毫无疑问,独创性、独到性、独一性的创新,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这样的创新,尽管所行有异,但所归者一。 这个“一”,不仅为数字之始,是数序上的第一,使人有“闻一以知十”之感;而且是纯一不杂,是质上的第一,使人有“故水一则人心正”之慨;更重要的是具有普遍性、 本质性的意义。这样的“一”,独一无二,无可替代,也只有这样的“一”,才具有第一等的竞争力、创造力和扩张力。
  无须赘言,独创性、独到性、独一性的创新,究其类别,或为原始性的创新, 或为集成性的创新,或为引进吸收后的再创新。创新不仅价值连城,•而且具有撼世、警世、感世的效应。这种效应,发展到最高层次就是文化。文化的终极积淀成为经典,科技的最终成果成为标准。
  当然,独创性、独到性、独一性的创新委实不易。不易就不易在一个“独”字上。独到高处不胜寒。然而,创出一个带“独”字样的成果,并非如天马行空,独往独来,靠个人单打独斗,而是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大量继承前人的成果,时刻注意当代之发展,敢于并善于“立异”而“标新”,从而完成继承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结合。同时,还需要有 “板凳要坐10年冷”的毅力和信念。否则, 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很可能只会出现黄禹锡,而不会涌现袁隆平。
  说到底,争“第一”要靠手中的“撒手锏”。这个“撒手铜”就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就是具有独创性、独到性、独一性的创新成果。这也是重视“第一生产力”、坚持“第一要务”的应有之义和精髓所在。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保振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