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中国经济增长将开始理性回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5413
颗粒名称:
中国经济增长将开始理性回落
分类号:
F124.1
摘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度公布“十一五”年均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5%。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在经过27年的高速增长后将要适度回落。 这个最新透露出来的指标以及“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在“两会”代表委员以及经济专家中引起了热烈讨论。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发展水平
内容
据新华社北京3月7日专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度公布“十一五”年均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5%。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在经过27年的高速增长后将要适度回落。 这个最新透露出来的指标以及“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在“两会”代表委员以及经济专家中引起了热烈讨论。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这一速度传递的信息非常丰富。 人们认为,经济增长虽然回落,却是积极的和理性的。它并不意味着经济的滑坡, 更不是萧条,而是要争取更加繁荣。“发展是硬道理”的方针没有丝毫改变。
2005年底,随着中国首次经济普査结果的公布,2004年,中国经济一下子“长大”了约17%。国家统计局说,2005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跃居世界第4位。
“年均7.5%的增长速度并不慢,因为中国已经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经济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胡平西说,“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若它的增长速度在3%以上已属很高,随着’块头’越来越大,中国的经济增长也会适度回落。”“十一五”规划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认为,7.5%可能是“十一五”规划中最容易实现的发展目标。
根据他的计算,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在9.3%至95%之间,而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已经降至千分之六,这意味着今后5年我国的年均经济增速很可能超过7.5%。 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代表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他指出,我国经济面临的不健康因素很多,如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增长方式转变缓慢、能源资源消耗过大、城乡区域和社会发展差距加大等,不能完全排除经济大起大落的可能性。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国经济增长迫切需要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胡平西说,“若今后5年仍要保持9%以上的增长,中国的经济发展恐怕就难以做到'可持续'。”“十一五”规划在提出年均经济增长7.5%目标的同时,也首次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20%的目标。胡鞍钢认为,实现能耗降低的目标可能是今后5年我国所有发展目标中最难实现的一个,但这是政府已经公开承诺的“约束性目标”,具有法律效力。 他说:“这充分说明,'十一五’期间中国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是从以往20多年来以GDP为中心的快速发展轨道,转入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 要达到“十一五”的目标,中央政府强调要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优化产业结构、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和以人为本来推动发展。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