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香港回归纪实

知识类型: 图表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1020210000557
图表名称: 1997年香港回归纪实
起始页: 0023pdf
结束页: 003.pdf
图表类型: 照片
责任者: 況钟
分类号: D618
关键词: 香港回归 纪实

内容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不管英方如何,自己以现身说法,为加紧解决香港问题作了如下工作:一、完善立法。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二、制定治港方案。由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廖承志等中国领导人充分听取香港各界人士治瘠意见的前提下,在有关部门深入调査硏究的基础上,由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主持起草关于恢复行使香港主权问题的12条基本方针。准备在第二阶段谈判一开始,就把它作为谈判的基础提到对方面前,或在必要时单独予以公布。三、加强对香港同胞的宣传工作。向香港同胞宣传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解除疑虑,安定人心,着眼香港未来,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国政府尤其着力宣传港人在香港堀起中所做的突出贡献,肯定港人对香港的归属感,响亮地打出“港人治港”的口号争取人心,顺应民意。英国政府这下受到深深的剌激。它无法再若无其事,无法再继续拖延下去了。1983年3月,撒切尔夫人给中国总理赵紫阳写信,向中国许诺,她准备尽快向英国议会建议使整个香港主权回归中国。考虑到英方在主权问题上的松动,赵紫阳总理表示同意尽快举行正式谈判。于是,英方开始绞尽脑汁搜罗对付中国的灵丹妙方,想在谈判桌上摄取正在失落的香港。 物色人选时,撤切尔夫人想到了尤徳。此次谈判柯利达被委任英方的全权代表,实际上,撤切尔夫人把谈判的输羸押在了他身上。撒切尔夫人精心设计了“以主权换治权”的方案。你中国政府不是极其看重香港的主权吗?那就给你们好了,但一定要有个先决条件,得把香港的管治权仍交给英国人。为了能达到这个目的,撤切尔夫人熬费苦心做了一条“三脚凳”。“何为三脚凳”?1982年12月10日,英国外交部及联邦事务次官贝尔斯特德勋爵在港举行记者招待会时,以英国人特有的幽默感风趣地将中英谈判作了如下比喻。有记者问他,英国政府能否就中英谈判向香港人发一些信息? 贝尔斯特徳说:我们想要的是一张三脚凳,第一只脚是可以为北京领导人接纳的;第二只脚是可以为英国国会接纳的;第三只脚十分重要,拋了一只,凳就倒了。第三只脚是谁?就是尤德。英国政府让尤德以香港总督的身份代表香港500万市民参加谈判。并打着尊重香港民意斫幌子,以里肘牵引谈判,争取主动。香港一位非官方议员提出一项协议:任何有关香港前途之建议,在达成最后协议之前,必须在本局立法局)辩论。英国人做的目的是抢过“港人治港”的旗帜。你中国政府所提条件不仅要英国政府同意,还要经香港民意检验。谁代表香港?当然是现任港督尤德! 就这样,尤德被推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況钟
责任者
尤德
相关人物
赵紫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香港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