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澳柯玛人心中的“上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7928
颗粒名称: 用户,澳柯玛人心中的“上帝”

内容

7月10日,记者随团采访青岛“澳柯玛”集团时,对这个企业“一切围绕用户利益”的做法留下深刻印象。
  总裁鲁群生告诉我们,要维护用户利益,就必须抓产品的质量。在追求产品质量的过程中,企业付出了沉痛的代价。1987年,澳柯玛电器公司曾红火过一阵子,它最初生产的电冰柜,正赶上了1988年“抢购风”,为头脑发热倾囊抢购的人们扛拉抬抱领尽风骚。然而很快人们发现“澳柯玛”电冰柜的质量不合格,于是纷纷退货。“澳柯玛”遇到了灭顶之灾,不合格产品堆在院中,职工放长假8个月,登门讨债者强行封库,企业37次站在法庭被告席上。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更换产品牌号,一切从头开始。而受命于此时的鲁群生却坚决地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我们不能像阿Q那样忌讳自己头上的疮疤,不改变以往的质量观念,就是换一百次牌子也没有用”。随后,鲁群生提出了驰名华夏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澳柯玛质量名言。公司及时召开了全国用户座谈会,向“上帝”诚恳宣布:凡是卖出去的以及用户退回的“澳柯玛”冰柜全部收回,以新生产的质量过硬的冰柜来偿还。公司内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很快产品质量上去了。然而,1994年3月,又发生了一件事:公司进了一批电源线,使用后,在质量内审时査出了问题,电源线的插件松动,导致线头脱落,使冰柜电源接触不良。公司当即査封了使用这批电源线的4000台冰柜,一台台检验更换。后査明还有一批冰柜已发往济南、南京等地。公司立即派出10名售后服务人员跟踪检修,保证了产品质量。公司的决策者还不算完,他们在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经过一道道关口的检验,仍然让不合格产品“溜”出厂呢?为此,一方面,毫不留情地将质量科、总装车间、工艺科的有关领导全部撤了职,总装车间的4名直接操作工也下岗进了公司的劳务市场。另一方面,公司开始加紧推行并通过了 IS09001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逐步完善了质量保证体系,使产口出厂合格率达到了100%o有了质量靠得住的产品,服务也是重要的一环。几年来,“澳柯玛”通过建立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网络为用户提供一流的服务。“硬件” 上,“澳柯玛”在全国各地设立了320余个特约维修点,配备了40余辆售后服务专用车,采用先进的微机管理网络,建立用户档案,随时提供服务;软件上,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向用户和商业单位宣布质量年宣言一“澳柯玛”就是服务。公司上下内外开展禁说50句服务忌语活动,不断将服务推向高层次,让用户真正感到买“澳柯玛”产品“看着舒心,用得称心,买得放心。”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