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屈原》搬上舞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7471
颗粒名称: 歌剧《屈原》搬上舞台
分类号: J823
摘要: 一部表现我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坎坷命运和传奇一生的大型历史歌剧《屈原》日前在北京正式公演。
关键词: 歌剧 艺术

内容

一部表现我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坎坷命运和传奇一生的大型历史歌剧《屈原》日前在北京正式公演。由总政歌剧团和武警文工团联合推出的这部歌剧是由剧作家韩伟、音乐家施光南根据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郭沫若的同名话剧改编的。它以歌颂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饱含激情地描写了屈原对百姓疾苦的关切,对改革弊政的执著,对丑恶行径的愤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歌颂,表现了屈原被放逐后依然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讴歌了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光照日月的人格魅力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歌剧《屈原》是音乐家施光南酝酿创作长达二十多年的一部力作,也是这位优秀艺术家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他在这部歌剧中,创造性地把西洋歌剧与我国传统歌剧的写法融合在一起,使我国的歌剧艺术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部思想性、艺术性极强的歌剧是施光南追求个人风格突破的一部作品。在音乐语言上,广泛吸收了民族音乐素材,其中包括昆曲、楚剧、汉剧、京剧、花鼓戏、山歌、古曲等。剧中主要人物的咏叹调、歌舞场面和重要唱段很多源于屈原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楚辞。如屈原的咏叹调《离骚》、舞蹈《国殇》、歌舞《礼魂》等既有凝重的历史感,又有浓厚的楚风楚韵。
  1990年4月,施光南在《屈原》后期创作中,累倒在钢琴旁。这部歌剧是他艺术生涯辉煌的巅峰,也是他人生的绝唱。为把《屈原》排成一部中国歌剧艺术划时代的精品力作,剧组采用公开招标,演员平等竞争的方式组成了以杨洪基、王静、张积民、秦鲁锋、么红等为主的强大演员阵容。歌剧《屈原》的上演,不仅圆了施光南的梦,同时也为民族歌剧的复苏和发展带来一片曙光。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屈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