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积极开展石油外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7265
颗粒名称: 伊拉克积极开展石油外交
分类号: D815
摘要: 伊拉克石油部长拉希德日前在结束对大马士革的访问后宣布,伊拉克与叙利亚两国政府已达成协议,决定恢复开放关闭了达16年之久的连接两国的石油管道。
关键词: 国际问题 国际事件

内容

伊拉克石油部长拉希德日前在结束对大马士革的访问后宣布,伊拉克与叙利亚两国政府已达成协议,决定恢复开放关闭了达16年之久的连接两国的石油管道。此间外交人士指出,这是自1996年底“石油换食品”计划开始实施以来,伊拉克利用国际社会在制裁问题上的立场变化,积极开展石油外交的一个重要步骤。伊拉克目前石油探明储量为1120亿桶,超过世界总储量的百分之十一,占欧佩克国家石油总储量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居世界第二位。在1991年海湾战争前,伊拉克石油日产量最高时达400至450万桶。伊拉克官方称,在联合国取消对伊制裁后,伊石油日生产能力可达700万桶。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不仅是自身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还将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石油成为伊拉克对外交往中的一张王牌。
  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前,伊拉克有4条通往世界石油市场的输油管道。目前,除连接伊拉克和沙特的石油管道尚未开通外,其它三条均已开通,它们是日输油600万桶的伊拉克一土耳其管道、日输油500万桶的巴士拉管道和日输油140万桶的伊拉克叙利亚管道。
  自1980年伊拉克同叙利亚断交以后,叙利亚遂于1982年关闭了连接两国的石油管道。随着中东和海湾局势的变化,两国关系于去年开始有所松动,两国先后宣布开放关闭多年的边境口岸,双方贸易代表团的互访也开始增多。自“石油换食品”协议于1996年底开始实施以来,叙利亚已同伊拉克签订了向其出口价值1.5亿美元食品和药品的合同。
  经贸往来的升温促进了双方政治关系的改善。在今年2月的伊拉克武器核査危机中,叙利亚坚决反对通过武力解决核查危机,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和外长萨哈夫在此期间先后访问了大马士革。拉希德日前强调,重开输油管道不仅对发展两国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还将为双方政治关系的发展奠定基础。据有关外交人士透露,随着输油管道重新开通,恢复互派大使已列入两国外交部的议事日程。伊拉克石油外交的对象并不局限于周边阿拉伯国家,甚至包括美英等国的石油企业。在第一期石油换食品协议执行期间,美国公司是伊拉克石油的第一大买主。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日本等西方国家也同伊拉克签订了价值可观的的石油合同。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的企业向伊拉克出口食品,其中美、法、英三国的企业占很大比例。根据联合国和伊拉克达成的第四期“石油换食品”计划,伊拉克将获准出口52亿美元石油。许多国家闻风而动,主动谋求与伊拉克开展石油贸易。甚至反伊同盟内的一些国家也无视美国的压力积极同伊拉克接触。目前,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都已在巴格达设立了使馆。甚至在今年2月武器核查危机期间,包括西欧国家在内的各国石油商人仍源源不断地来到巴格达。除了石油资源之外,解除制裁后伊拉克重建所形成的巨大市场也吸引着世界各国企业。据有关材料显示,伊拉克重建将耗资500亿到1000亿美元。尽管目前制裁尚未解除,伊拉克已与俄罗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罗马尼亚、印度、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的企业签订了协议,合作开发伊石油资源,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领域的经济合作。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顾正龙
责任者
拉希德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