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阳有个“大学生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7070
颗粒名称: 浙江东阳有个“大学生村”
分类号: C915
摘要: 一个人均耕地仅亩的小山村,是如何培养出204名大学生的?
关键词: 社会调查 社会生活 大学生

内容

一个人均耕地仅亩的小山村,是如何培养出204名大学生的?带着一些新奇和疑问,我们来到远近闻名的“大学生村”——浙江东阳市三联镇林甘村。还未进村口,便看到一群村民担土挥锄在修路。村干部介绍说,黄泥山路极易“走样”,为了方便孩子们到十里外的镇中学读书,村里在修路上累计投资已达10多万元。谈起教育,热情的村民既自豪又感慨。老支书施主龙介绍说:林甘村全村1538人,却只有581亩耕地,然而把孩子培养成才,却是村里人祖祖辈辈、家家户户的最大心愿。为了供养孩子读书,从80年代幵始,林甘村人便陆陆续续离开了贫瘠的故土,凭着装潢、油漆、木雕等一技之长,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打工赚钱。毎到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各地的汇款单像雪片般飞来,“留守”的村民也搞副业、干手艺活,含辛茹苦地供孩子读书深造。
  ,如今,村里子女都是大学生的农户就有15户之多。
  循着琅琅的读书声,我们来到了林甘完全小学。即便在众多新村居的包围中,它也是最气派的建筑。为了改善教学条件,去年,村民们捐资40多万元,盖起了这座现代化的新校舍。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