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抗震防灾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7027
颗粒名称: 我区抗震防灾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分类号: TU3
摘要: 7月9日召开的全区抗震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我区城乡建设、工程建设抗御地震灾害工作历经20多年的发展,在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抗震鉴定与加固、抗震防灾规划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实现了全过程、多层次、多方面地开展抗震防灾工作,使我区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工程抗震方面。
关键词: 防护结构 抗震结构

内容

7月9日召开的全区抗震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我区城乡建设、工程建设抗御地震灾害工作历经20多年的发展,在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抗震鉴定与加固、抗震防灾规划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实现了全过程、多层次、多方面地开展抗震防灾工作,使我区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工程抗震方面,各级建设部门和抗震办坚持把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和对现有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物的抗震鉴定与加固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对工程建设抗震设防实施有效管理。截至1997年底,全区累计完成城市房屋建筑设防面积达2800万平方米,县城房屋建筑设防面积为1076万平方米,基本上做到了新建工程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设防。对于村镇建设的抗震设防工作,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加大了管理的力度。在抗震加固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效。截至1997年底,我区完成了各类建筑物抗震加固面积达90多万平方米,水塔、桥梁、小水库等几十处,橡胶垫基础隔震技术、滑移隔震技术等科研成果已开始在我区城市住宅建设中试点应用。当前我区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任务十分繁重,抓好工程建设、城乡建设抗御地震灾害的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会议提出,争取在5年内全区城市基本做到“小震无损失、中震易恢复、大震不瘫痪”,经过抗震设防或加固的一般建筑物、工程设施和重要设备具有“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能力。并部署了今后我区抗震防灾工作。
  7月10日,有关部门还举办了抗震新技术学术报告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周锡元和中国建科院抗震所苏经宇主任分别作了《抗震新技术研究状况及其发展方向》和《基础隔震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学术报告。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