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的张少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6899
颗粒名称: 敢为人先的张少军
分类号: K82
摘要: 宁夏三新技术有限公司短短几年,几乎是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靠他的创办者张少军倡导的创业、敬业和技术创新精神, 发展成为今天拥有2000多万元资产,年产值过千万元,人均年劳动生产率达十多万元,有14项专利和9项专有技术,能生产三个系列共二十余种规格的真空锅炉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
关键词: 创业 企业 张少军

内容

宁夏三新技术有限公司短短几年,几乎是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靠他的创办者张少军倡导的创业、敬业和技术创新精神,发展成为今天拥有2000多万元资产,年产值过千万元,人均年劳动生产率达十多万元,有14项专利和9项专有技术,能生产三个系列共二十余种规格的真空锅炉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1983年,张少军以优异的成绩从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毕业,分配到吴忠锅炉厂工作。他目睹了落后的技术条件下生产的一台台锅炉,不仅生产成本高,使用寿命短,而且耗煤高,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要用新技术、新工艺,研制生产一种耗能低、污染小的新型锅炉。1986年,张少军在吴忠锅炉检验所当所长期间,先后完成了“余热喷淋除氧系统”、“汽水热交换器”、“全自然循环采暖系统”、“安全阀定压装置”等4项技术发明,并运用于实践,收到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1993年,在自治区科协的支持下,依托“三新技术”组建的宁夏三新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我区第一家科技型的股份制试点企业。公司成立的当月,真空锅炉的硏制开发在自治区科委立项,并争取到8万元的科技开发贷款。不出10个月,真空锅炉新产品通过技术鉴定。这种具有80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锅炉,创造性的采用真空变相原理和旋转燃烧技术,热效率高于国家标准十一个百分点,排尘浓度仅为国家限定的十分之一,并且解决了传统锅炉存在的爆炸、结垢、腐蚀、裂纹、鼓包等问题。在公司成立的当年,他们边开发,边试制生产,于年底成功研制出3台2吨/时真空锅炉样机,并投放市场,实现了200万元的销售收入和40万元的经营利润。随后,三新公司每年上一个新台阶,1994年建成了 “核工业宁夏三新锅炉厂”,1995年建成了 “三新公司第一制造厂”,1996年三新公司投资1157万元,在银川高新技术开发区建成了占地6600平方米的我国最大的真空锅炉生产基地。“三新技术”已由4项发展到23项,先后被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和“国家环保最佳实用技术”。1995年8月,“三新技术”以48万元入门费加5%销售提成的价格,转让河北省,创宁夏对外技术的最高价。1997年,他们在抓好第一代、第二代定型产品的同时,成功地开发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0吨/时的真空锅炉,并在上海、兰州、乌鲁木齐等地成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为今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新公司辉煌的业绩,为张少军赢得了许多荣誉: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中国青年优秀环保实业家、全国百名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全国百名环保先进个人等。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张少军一直保持着一名普通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的本色,在向科学高峰不断攀登的同时,还谋划着企业的更大发展。我们祝愿他一路顺风。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少军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