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6870
颗粒名称: 杨慎
分类号: I06
摘要: [注释]: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杨慎博学多才,当七子踔厉诗坛之时,不为风会所移,含吐六朝,清新绮缛,自树一帜。晚年诗渐入老苍,有杜甫格调, 著有《升庵全集》。 简析这首咏物诗,是咏杨柳的姿态风貌,尾联即物达情,写别离之苦。诗用齐梁体,句句围绕所咏对象,每联为一组,分写柳的姿态、时令、有关柳的典故及由柳而产生的情感。全诗八句皆对,清婉绮丽,字字天成,如珠在盘。
关键词: 杨慎

内容

[注释]: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杨慎博学多才,当七子踔厉诗坛之时,不为风会所移,含吐六朝,清新绮缛,自树一帜。晚年诗渐入老苍,有杜甫格调,著有《升庵全集》。简析这首咏物诗,是咏杨柳的姿态风貌,尾联即物达情,写别离之苦。诗用齐梁体,句句围绕所咏对象,每联为一组,分写柳的姿态、时令、有关柳的典故及由柳而产生的情感。全诗八句皆对,清婉绮丽,字字天成,如珠在盘,自然流转。咏物诗起自六朝,随着齐梁宫体从宏观的吟咏山河、寄托感慨,转而注意自然界至微至细的一景一物,咏物诗开始占领诗坛,自备一格。杨慎诗学六朝,故咏物之作,栩栩如生,风流蕴藉,如初发芙蓉,鲜华莫比。诗除了首句点出是咏杨柳外,以下各句都不再出现柳字,只写与柳有关的时、景、典、情,不粘不离,得咏物真旨。杨慎这首诗很为时人赞赏,胡应麒《诗薮》评云:“清新绮缛,独掇六朝之秀。”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