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面赏对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6784
颗粒名称: 邮票上面赏对联
分类号: I207.6
摘要: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是民族艺苑里一朵绚丽的奇葩。它不仅在我国城乡随处可见,就连方寸大的邮票上也有一席之地,堪称世界邮票史上的新创举。
关键词: 散文 对联 邮票

内容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是民族艺苑里一朵绚丽的奇葩。它不仅在我国城乡随处可见,就连方寸大的邮票上也有一席之地,堪称世界邮票史上的新创举。“橫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事迹),是新中国邮票上最早的一副对联。它是为《鲁迅逝世十五周年》于1951年10月19日发行的纪念邮票,颇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其后,陆续发行的对联邮票有:为纪念《杜甫诞生一二五〇周年》,于1962年5月25日发行的“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题)、“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题)在,1965年9月28日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运动会》上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毛泽东手迹)。文革期间,共发行过三枚对联邮票,联文全是毛泽东手迹。它们分别是:1967年5月1日发行的《毛主席万岁》邮票上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1977年1月31日发行的《纪念刘胡兰烈士英勇就义三十周年》邮票上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978年6月20日发•行的《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邮票上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1984年8月27日发行的《吴昌硕作品选》特种邮票上的“金石乐;书画像”,是吴昌硕先生76岁高龄时的篆书手迹。1985年8月30日发行的《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邮票上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联文,乃著名教授费孝通亲笔题写。1991年发行的《陶行知诞生一百周年》邮票上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联,也有人说是郭沫若的挽联,孰是孰非,尚需考证。对联邮票集书法、楹联艺术于一体,不仅受到中外集邮爱好者的青睐,还颇受联坛、书法界人士另加1993年(癸酉)“拜年封”封面上也有一副对联:“户外鸡声催晓日;屏前人影醉春风”。它虽不是对联邮票,却是撰有对联的新邮品,希望广大邮友注意收集珍藏。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