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诗联拾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6780
颗粒名称: 数字诗联拾趣
分类号: I03
摘要: 数字给人的感觉是枯燥乏味的,但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楹联作品中,数字经过作家巧妙的运用,却呈现出另一番别有洞天的审美意境,它的枯燥乏味被一种新颖别致所取代。 清高宗游兴西湖,不料天公不作美,纷纷扬扬飘起雪花来,高宗诗兴大发,随口吟道:“一片一片又一片。”因一时寻不得佳句, 索性再吟''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至此,总不能再十片十一片地吟下去了。
关键词: 数字 古诗

内容

数字给人的感觉是枯燥乏味的,但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楹联作品中,数字经过作家巧妙的运用,却呈现出另一番别有洞天的审美意境,它的枯燥乏味被一种新颖别致所取代。清高宗游兴西湖,不料天公不作美,纷纷扬扬飘起雪花来,高宗诗兴大发,随口吟道:“一片一片又一片。”因一时寻不得佳句,索性再吟''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至此,总不能再十片十一片地吟下去了,正在尴尬之际,当时诗坛盟主沈德潜请高宗让他续吟,高宗允诺,沈便不假思索地吟道:“飞入梅花都不见”。高宗称妙,当即解貂裘以赐之。这首诗看来平淡无奇,但经沈的点拨,意境全出,展现在人面前的是一幅动静相谐的绝好《飞雪图》。古时有人作过这样一首数字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从一到十的数字诗,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乡村风景图。坦荡如砥的村野,几户人家,袅袅炊烟升起,座座亭台,盛开的花朵点缀路旁。全诗数字占了一半,但其恰当的运用妙不可言。元代徐再思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作者在两句诗里用了四个“一”字,以渲染秋声,烘托秋思,联想丰富,令人寻味。众所周知的汉代卓文君曾针对其夫司马相如的“无义”,写过这样一封信:“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念,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望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别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恨不能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在这封信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数字,从一到万,又由万到一,前后回环,给人以独特的美感,故为后人所传诵。让我们再来看看某艄公咏江景的一首四言诗:“一蓑一笠一条舟,一枝竹竿一条钩,一山—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江秋。”这首诗用了十个“一”字,写出了渔翁在舟上垂钓的情景。我国古代著名才女朱淑贞作过一首《断肠谜》的诗文,令人叫绝,全文如下:“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需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种相思一撇消!”断肠谜的谜底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数字。在我国古代'楹联中,也不乏巧用数字而出的佳联。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有两州三愿;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据,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首对联寥寥几句,却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重大事迹,层次分明,既形象又客观的叙述,令人叹为观止。还有明代大画家徐文长,一日邀友人泛舟而游,文人墨客聚会,少不了谈诗论句,有一人随口吟道:“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浆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以十分来迟。”左右听后,细推其意,倒觉有趣,这是一个从一到十的数字联,大家想对下联,无奈拟不出来,徐文长笑答道:“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天一定要中。”话音刚落,舟中人击掌赞叹,连连称妙。此联道出了封建文人追求功名之苦心,真实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