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草原小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6697
颗粒名称: 鄂尔多斯草原小屋
分类号: I054
摘要: 为逃避三年自然灾害自流到这里的。等墙体筑高1米5时砌上三层土坯到顶,屋面和川区小平房一样上了层房泥,墙面铲平抹光,鄂尔多斯式的“干打垒”就是这样盖成的。盖这种“干打垒”用水有多难,那就可想而知了!三十七个春秋弹指一挥间过去了,牧区也发生了万象更新的变迁,那种是家而又不像家的“干打垒”,早已成为鄂尔多斯的“历史文物”了!
关键词: 草原 牧区 鄂尔多斯

内容

1961年的秋天,也就是“低标准”的第三年,我们30多个毛头小子东渡黄河,前往一个叫扎木苏井的牧区,它是号称中国最大的良种羊繁殖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卡拉库牧场的所在地。我们施工队的任务是帮助牧场盖房子,在卡车上大家一路欢歌,奔向辽阔无边的鄂尔多斯大草原。到达目的地后,据牧场的高场长介绍:为了改善牧区工人的生活条件,上级拨款在每个放牧点上盖两间土房,要结束草原上世代相传的蒙古包式的游居生活。我带领着5名伙伴,来到一个叫“崔二崔”的放牧点上干活。茫茫的草原上以前从未有过这么个地名。自姓崔的父子俩到此放牧后这儿就有了“崔二崔”这样一个地名;就如王小段夫妻放牧的那地段自然而然地就叫“王小段”了!这里的牧工基本是陕甘宁周边地区的农民,为逃避三年自然灾害自流到这里的。他们的住房是一个小小的帐篷,随着放牧点的移动,帐篷就成为他们流动的家。到了这里以后,我们用椽子搭个人字架,苫上苇帘柴草抹层泥,就是我们安营扎寨的窝了!草原上颇为有趣的要数斗羊。天刚蒙蒙亮,不守安分的羊群便咩咩地骚动开来,羊对羊角对角对峙起来,我们的人字形屋面也成了它们追逐撒欢的操场。塞北的天气说变脸就变脸,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窝顶上的泥水稀里哗啦地往下倒,把咱们这些城里来的“奶油小生”赤条条地糊成一副副泥胎相。如果碰上风神怒吼和飞沙走石的日子,睡梦中窝顶已被狂风掀了个底朝天!在这样的环境中施工盖房当然与别处有所不同,先把夹砂土刨出来堆成堆,用水浸湿,加到房基上用椽子拼成的模板里,再用石头杵子夯实几遍。等墙体筑高1米5时砌上三层土坯到顶,屋面和川区小平房一样上了层房泥,墙面铲平抹光,鄂尔多斯式的“干打垒”就是这样盖成的。在这里最大的困难是取水,几十里路外一口井足有20多米深。很长很长的麻绳绕在轳辘上用马拉,打水的浑脱是用一个囫囵羊皮做的。有次崔老汉教我们打水把浑脱掉到井里,怕家人责骂不敢回去,我们只好请一蒙古汉子系上绳索帮忙下井才把浑脱捞了上来。盖这种“干打垒”用水有多难,那就可想而知了!三十七个春秋弹指一挥间过去了,牧区也发生了万象更新的变迁,那种是家而又不像家的“干打垒”,早已成为鄂尔多斯的“历史文物”了!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