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十八中校长孙武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5900
颗粒名称: 银川十八中校长孙武平
分类号: G63
摘要: 自孙武平1996年到银川十八中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以来,一个原来各方面很薄弱.生源不足的学校,却在短短两三年内,以崭新的面貌,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引起了同行的注意。”。
关键词: 学校 校长

内容

自孙武平1996年到银川十八中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以来,一个原来各方面很薄弱.生源不足的学校,却在短短两三年内,以崭新的面貌,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引起了同行的注意。1996年十八中被银川市评为“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在1996.1997中考中,十八中连续两年成绩居新城区第一,并曾两次出现过中考状元;1996年,十八中又被银川市教委评为“突出进步学校”,1997年银川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共评定“一类学校”共4所,其中银川十八中榜上有名,是新城区唯一的一所。看到这些夺目的光环,于是人们说这里有孙武平付出的太多的辛劳和汗水。任职时,孙武平是市属中学中最年轻的校长。他常说:“我们要做一个立得住、站得稳的人民教师。”他说到做到,几年来,孙武平一直把一切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一切工作有利于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一切工作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需要,作为工作原则。学校搞基建,他为了节省每一分钱,带领老师学生拆旧砖,为校园铺小道,改善环境。在工地上,经常能看到满是尘土的孙武平和参加劳动的班级学生一道干活。他的行动感动了建筑施工队的工友。施工负责人和市教委领导谈起此事时称这是我所见到的校风最好的学校。孙校长从不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他没有自己的专车,外出开会,他都是挤公共汽车去,就连老师们都说,孙校长骑的车,是全校最破的,抽的烟“档次”是全校最差的,穿着也是全校最不入流的。孙武平对自己“抠”,对教师对社会却很热情大方。有的教师因上课来不及去接送小孩,孙武平二话不说,骑上他的“老爷车”风雨无阻。为了积极开展教学交流活动,支援兄弟学校的教学,孙武平亲自率教师几次到贺兰县最偏远的金山乡中学。看到金山乡中学教学设施较差、教学力量薄弱的情况后,他就率师生把学校挤出的课桌板凳送到金山中学,并组织教学骨干去开展教学交流。教师出身的他,始终把抓教学当做中心工作。他长年坚持代课,长期亲自检查、评比早操和早读课,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他争当学科教育的带头人,他讲的课是全校一流的,曾经获区数学优质课奖。抓教学孙武平以严著称,1996年,学校明确提出奋斗目标:以“三课”活动为基点,提高教师科研意识,使教师初步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并建立一支教育科研骨干队伍,把学校办成新市区教育教学质量一流的学校。为了开阔教师视野,学校克服资金紧张,让老师到外省学习交流。
  他还重视抓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每周的政治学习都亲自抓,决不搞形式、走过场,要求教师树立既要教书,更要育人的观念,他组织教工学法律,以法治教,并鼓励教师多出成绩。多年来,同事们踏着他的脚步上班,他踏着同事们的脚印下班。老师们深有感触地说:“来得再早也早不过孙校长,回得再晚也晚不过孙校长。”丰收是喜悦的,如今的银川十八中甩掉了“老大难学校的帽子,已逐步形成了人人讲团结,人人比贡献的良好教风学风。今年学校又被教委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孙武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