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泰坦尼克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5754
颗粒名称: 《S.O.S.泰坦尼克号》
分类号: G222.3
摘要: 《冰海沉船》最后是在“喀尔巴阡山号”轮船上闭幕的。到了 1979年,有一部新拍的电视剧恰恰是以“喀尔巴阡山号”开头的:第一丝曙光在大西洋上吐露,星夜赶来的“喀尔巴阡山号”终于到了遇难的海域,海上一片狼藉,木板、 衣服还有其他杂物到处漂浮,当然还有无数的尸体,在朝阳的照射下,像一片殷红的坟场。“喀尔巴阡山号”开始把救生艇上的幸存者都拉救上来,同时,也着手捞浮尸。生者和死者一起上“喀尔巴阡山号”。
关键词: 电视剧 沉船

内容

《冰海沉船》最后是在“喀尔巴阡山号”轮船上闭幕的。到了1979年,有一部新拍的电视剧恰恰是以“喀尔巴阡山号”开头的:第一丝曙光在大西洋上吐露,星夜赶来的“喀尔巴阡山号”终于到了遇难的海域,海上一片狼藉,木板、衣服还有其他杂物到处漂浮,当然还有无数的尸体,在朝阳的照射下,像一片殷红的坟场。“喀尔巴阡山号”开始把救生艇上的幸存者都拉救上来,同时,也着手捞浮尸。生者和死者一起上“喀尔巴阡山号”,此时他分外高大,使人想起那艘号称是“连上帝也沉不了”她的巨轮。这时,镜头转向“泰坦尼克号”首航离港的场面。这是由英国和美国合拍的电视片,《S.O.S.泰坦尼克号》的开头场面。这部由比利•海勒导演的电视片,是较有影响力的同类影材电影中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美方投资出演员,而制作方面主要由英方承担,在大西洋两岸同时拍摄:美国的长滩、加州、粉刷一新的“玛丽王后号”和伦敦的谢波登制片厂。影片不在于场面的恢弘壮观,而以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表演自然平实,许多场面像是“偷窥”拍摄的,丝毫不觉得是在表演:在头等舱里,阿斯特上校(由戴维•詹森饰)在犯嘀咕:他的年轻美貌的新娘是爱他这个半老头子还是更爱他大额的银行户头;在三等舱里,爱尔兰移民在向往美丽的新世界的兴奋中,欢快地跳舞和交谈;在二等舱里,劳伦斯•蓓斯琳和哥德温•李一见钟情,有些难舍难分。这些都似乎比〈〈冰海沉船〉〉拍得更自然。和《冰海沉船》一样,此片也没有放过白星公司的老总伊斯麦:他溜上一条救生艇,而史密斯船长则站在已开始倾斜的甲板上,对他流露出鄙夷的神色。当然稍有不同的是,乐队最后的一曲既不是《走近我主》也不是《秋》,而是《时代之岩》。虽然不尽贴合史实,但也婉致缠绵。《S.O.S.泰坦尼克号》最令人称道的恐怕是她的结尾,当被救上“喀尔巴阡山号”的阿斯特•玛德琳娜(由贝弗利•露丝饰)被问起沉船是不是上帝的意志时,刚失去丈夫的少妇说:“上帝与它一同沉没。”这是有关“泰坦尼克号”沉没最有分量的一句评论之一,尽管出自一位年轻的少妇之口。因为它是在本世纪初说的,而此前没多少年,德国哲学家尼采喊出了“上帝死了”,这两句话一样惊心动魄。尼采如果在天堂(也可能是在地狱里)能听到此言,说不定会向玛德琳娜脱帽致敬,并收回他说过的“去女人那边,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连载之三十四)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