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5711
颗粒名称: 中国之行
分类号: I207.5
摘要: 1957年,51岁的十娃子终于踏上祖国的土地,应邀前往乌鲁木齐,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家代表大会。这是十娃子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中国之行。 出访前,十娃子收到一封寄自莫斯科的电报,通知他将被派往中国访问。代表团的7名成员均为苏联少数民族作家。除十娃子外,还有两位维吾尔作家,一位乌孜别克作家,一位塔吉克作家和一位土库曼作家。十娃子作为吉尔吉斯东干族和维吾尔族的代表出席会议。
关键词: 纪实 文章

内容

1957年,51岁的十娃子终于踏上祖国的土地,应邀前往乌鲁木齐,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家代表大会。这是十娃子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中国之行。出访前,十娃子收到一封寄自莫斯科的电报,通知他将被派往中国访问。代表团的7名成员均为苏联少数民族作家。除十娃子外,还有两位维吾尔作家,一位乌孜别克作家,一位塔吉克作家和一位土库曼作家。十娃子作为吉尔吉斯东干族和维吾尔族的代表出席会议。以吉尔吉斯民族诗人和东干族诗人双重身份出席此次会议,是十娃子一生中极为重要的事件,也是全体东干人的光荣。为了准备出访前的事宜,十娃子先期来到莫斯科。马克耶娃记得,当十娃子启程前往莫斯科时,她和许多东干学生手捧鲜花到机场欢送他。在莫斯科办好全部手续后,十娃子又返回伏龙芝,从这里出发,经由阿拉木图抵达乌鲁木齐市。会议举行了15天,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和苏联的各少数民族作家,还有许多汉族作家和新闻记者。与会代表在会上宣读了各自所在地区的文学作品或学术论文,十娃子在报告中介绍了吉尔吉斯作家和他们所取得的文学成就,朗读了自己的著名诗篇《给屈原诗人》。在这次会议上,十娃子会晤了老舍先生和作家杨文健(音译),他和老舍先生用汉语交谈,彼此间加深了了解并结为挚友。会议期间,老舍先生向十娃子和其他几位苏联作家发出邀请,请他们于会议结束后顺访北京。会后,代表们参观了新疆的名胜古迹,游览了吐鲁番和哈密城,之后苏联作家代表团开始了北京之行,途中在兰州逗留了两天,这对于十娃子来说,实在是一件富有意义的事情。十娃子觉得兰州是“东干人的首都”,因为这座城市是中国 的居住中心之一,当时住着约8万名中国 。十娃子游览了兰州全城,参观了黄河对岸的 聚居区白塔山。达耶尔说,1985年时,兰州的 仍住在山坡上,从这里可以隔河俯瞰兰州市区,山上大半为白塔山公园所占用,另一小半是居民区,区内小巷狭窄泥泞,可见这里的人们生活水平还不高。十娃子在公园里游览时,有人告诉他园内有一座佛教喇嘛寺,行至寺前,僧人们从坍塌的矮墙上观望过往行人。在 居住区,十娃子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跑上跑下,兴致很高。在这里随处可以见到头戴小白帽的 同胞,十娃子把他们视为自己的兄弟。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