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噪音的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5675
颗粒名称: 汽车噪音的故事
分类号: O422.8
摘要: 银川市近几年的变化有目共睹,最显著的变化是曾经使我深受其害的汽车噪声听不见了。 我生就性急心宽,自小就爱好体育。从1950年参加工作到1994年退休,没有得过大病, 也没请过病假,更没报销过药费。花甲之年百斤大米能扛到四楼。《中国体育报》、《宁夏交通报》都曾报道过。但自从1994年搬家到南门现居后,因为地处交通枢纽, 汽车的喇叭声昼夜长鸣。用棉球堵住耳朵也没用,致使我初感心烦失眠,后就耳鸣。
关键词: 噪声 汽车噪音

内容

银川市近几年的变化有目共睹,最显著的变化是曾经使我深受其害的汽车噪声听不见了。我生就性急心宽,自小就爱好体育。从1950年参加工作到1994年退休,没有得过大病,也没请过病假,更没报销过药费。花甲之年百斤大米能扛到四楼。《中国体育报》、《宁夏交通报》都曾报道过。但自从1994年搬家到南门现居后,因为地处交通枢纽,汽车的喇叭声昼夜长鸣。用棉球堵住耳朵也没用,致使我初感心烦失眠,后就耳鸣、听力下降。我多次投书电台、报社求助帮助,但电台播T,报纸登了都没起作用。而后我又与宁夏交通系统的全国劳模陈建华联名先后给银川市人民政府韩有为市长和自治区政府主席白立忱写信反映,渴望以行政手段解决此事,但也无济于事。后因耳鸣日益严重,并由此引发了高血压和心脏病。1996年9月,我向银川城区法院提起诉讼,并附有银川市环保部门对南门地区噪声分贝的测试和医院对我耳鸣诊断的证明以及附近50余户居民联名信等附本10多件,要求依法解决,但也没有结果。在万般无奈下,我于去年8月锁了家门,带上老伴,告别亲朋好友,悲愤地离开生我养我的银川,到山东泰安二女儿家去生活。泰安市是全国卫生文明城市,物价也比银川低些。二女儿家住山东农业大学,环境优美,住房宽敞,生活条件也好,可是故土难离,人在山东,心系宁夏,就连银川的天气预报都想知道。今年是自治区成立40周年,想回来凑个热闹,也为避开山东的炎热。6月中旬,我独自回到阔别10月有余的银川,原打算住上两三个月待酷暑过后就返回山东。可是,现在银川汽车喇叭噪声没有了,夜晚安静了,我就不想再去山东泰安了,已经写信催老伴快些回来。值此,特向银川市各级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表示感谢,向为消除汽车喇叭噪声付出汗水的朋友致以敬意。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希望有关部门长抓不懈,巩固成果,切勿一阵风后噪音又回潮。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