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了解医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5446
颗粒名称: 让更多人了解医学
并列题名: 记科普人彭卫生
分类号: K825
摘要: 提起彭卫生,人们只知道他就是国内小有名气、区内知名度很高的结核病专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会员。今年61岁的他,1960年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后,告别山清水秀的老家湖南岳阳,自愿报名到宁夏支边。几十年来,他边积极从事医疗实践,边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科普写作。先后在《光明日报》、《宁夏日报》、《宁夏科技报》、《银川晚报》、《宁夏卫生》、青岛《预防为主报》。
关键词: 专家 医生

内容

提起彭卫生,人们只知道他就是国内小有名气、区内知名度很高的结核病专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会员。今年61岁的他,1960年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后,告别山清水秀的老家湖南岳阳,自愿报名到宁夏支边。几十年来,他边积极从事医疗实践,边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科普写作。先后在《光明日报》、《宁夏日报》、《宁夏科技报》、《银川晚报》、《宁夏卫生》、青岛《预防为主报》、大庆市《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宁夏教育》等十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近百万字的科普文章。并自编自导自演了20集卫生电视专题片。其中《教训》获中央电视台“卫生与健康”栏目二等奖;《可以预防的悲剧》、《瑛瑛为什么落榜?》获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科普电视片“百鹤”奖二等奖·、彭大夫经常深入学校、机关、农村、工厂传播医学科普知识,他的足迹遍布了宁夏山川。让更多的人了解医学知识是彭大夫坚持科普宣传的动力。“要想给人一滴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这是彭大夫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搞好科普宣传,彭大夫订阅了大量的专业报刊杂志,并认真阅读研究,妥善保存。他搬了几次家,可这些资料一点儿也没扔掉。写作上他十分严谨,他总是把医学界最新的信息和传的知识加以比较分析,然后得出最客观最可靠的结论。他说,这是对读者负责。他认为科普作家必须知识全面,因此,除了医学外,他涉猎广泛,对人文、历史、自然、·生物等领域的知识他都如饥似渴。他还把当中医的母亲的一番教导:“一个大夫要把深奥的道理讲给病人听,不能用你的话,而要用人家能接受的话来说,病人才能配合你的治疗。”沿用到了科普写作中。因此,他的科普文章通俗实用而又富有情趣,脍炙人口,使人读后留下深刻印象,许多人因此而终身受益。在大武口工作的银川人王宽严,有次在《银川晚报》上读到彭大夫关于由肾上腺结核引发的慢性阿狄森氏病的科普文章《黑加瘦:稀奇古怪的病》后,发现自己的症状似乎对症,特地找到彭大夫,仔细诊断后,采纳建议住了院,果然出现了危象,因为对症治疗,挽回了生命。著名儿童歌曲作家潘振声感到心脏不舒服,看了彭大夫写的科普文章后,立即找他咨询,并听取彭大夫的意见住进医院,第三天即发生了心肌梗塞,由于抢救及时,也脱离了危险。至于宁夏、银川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在坚持听取彭大夫的系列医学科普讲座后,更是受益多多,多年来没有一个因为无知而延误病情。彭大夫如此热衷科普,许多人不理解,个别领导甚至认为他不务正业,为此一度还影响到他晋升定级。但他始终不渝。当年钱学森文章中:作为科学家,一手搞科研,一手要搞科普”的呼吁使他立志献身科普,至今这呼吁仍牢记在他心中。他积极地投身医学科研活动,多年来共发表了医学论文40多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个,市级科技成果奖5个。他主编和参加撰写著作有《预防医学的历史经验》、《内科基本功》等,极有实用价值。他撰写的《新编结核病学》一书曾荣获山东省教委科技成果一等奖,并已出书,成为医科学校的新教材。扎实的科研活动为他科普写作提供了不尽的源泉。他孜孜不倦地写着、写着。人们忘不了他,社会也忘不了他。他曾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防痨科普先进个人,十多次受到区市科协的表彰。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彭卫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