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告诉人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5102
颗粒名称: 毒品犯罪告诉人们
分类号: D914.36
摘要: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估计,目前全世界毒品年交易额达6000多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经济贸易总额的9%,仅次于军火交易。毒品犯罪的增多,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向人类文明提出了严峻挑战。
关键词: 贩卖 制造毒品罪

内容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估计,目前全世界毒品年交易额达6000多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经济贸易总额的9%,仅次于军火交易。毒品犯罪的增多,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向人类文明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呈蔓延趋势的毒品犯罪随着国内毒品犯罪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为了钱财踏上了毒品犯罪这条死亡之路。在我区一些地方,踏上这条“死亡之路”者,被同道称为“上前线”,谁若上了前线,就被视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壮举,这是那些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者的心态。宁夏贩毒的突出特点是外流贩毒,据公安机关掌握的情况,宁夏人外出从事毒品贩卖活动始于八十年代初,当时仅限于同心县及固原地区部分贫困乡村的农民。1985年前后同心、吴忠外流贩毒“上前线”的人逐渐多起来°现记录在案的宁夏破获的第一起贩毒案件是在吴忠市,时间是1985年6月,吴忠市公安机关历时28天在本地及云南省大理市堵源截流抓获贩毒分子10余人,缴获鸦片43.3公斤。
  1988年以后,外流贩毒逐渐在宁夏一些地区形成一股“暗流”,那些渴望一夜之间就发大财的亡命之徒,卖房典地,凑足几干元便南下云南,但往往是去多归少,仅少数腰缠万贯的贩毒者回到家乡,就这也产生了巨大的“传染力”,南下的人愈来愈多。宁夏南部山区某县一村共有男性劳动力140人,外出贩毒的就达83人。1991年以同心县为中心的毒品犯罪活动瘟疫般地向全区蔓延。至1992年,全区24个县、市、区中有23个存在程度不同的毒品犯罪活动。1988年至1991年,仅同心一县,在外省被捕的贩毒人员就达158人,已被判处死刑的30人。外流贩毒从个人单干逐渐向团伙化、家族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且组织严密,内聚力强。尽管如此,在公安机关的打击下,贩毒者屡屡“翻船”。据自治区禁毒办公室统计:从1991年至1997年12月,我区因外流贩毒被外省区拘捕判刑的累计已达600多人,其中100多人被当地司法机关处以极刑,是毒品让他们成为“野鬼”。
  宁夏外流贩毒一般是“两头在外”(指从云南省购得毒品,到广州等地销售)。但是,近几年,由于区内毒品价格上涨,不少毒贩将毒品转销区内。这中间,既有大宗交易,更多的是以“零包”方式贩卖,使区内毒品市场随之扩大,毒品犯罪案件连年上升。仅1993年,公安机关在区内抓获的贩毒分子就达416人。1997年我区共査获毒品案件2843起,抓获毒品违法犯罪嫌疑人员4161人,四年中涉嫌毒品违法犯罪的人员上升幅度之大令人吃惊。有贩毒者,就有吸毒者。八十年代,人们对“毒品”、“吸毒”这样的词儿还很陌生,而现在毒品已闯入了许许多多寻常百姓家,导演了一幕幕人间悲剧。
  1991年全区统计在册的吸毒人员是141名,到1995年底,全区建档立卡吸毒人员已达2740人,4年间增长了近20倍。1997年,公安机关查处的吸毒案件2220起,涉及吸毒人员3310人,这仅仅是建档吸毒者的数字,据分析,隐形的吸毒者在我区早已突破了万人大关。毒品的蔓延和吸食人员的增多,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有些吸毒者为了满足毒瘾,不惜倾家荡产,落得妻离子散,有些则铤而走险,贪污、卖淫、盗窃、抢劫甚至杀人。由吸毒引发的各类案件,已成为影响我区治安稳定的重要因素。1994年,银川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抓获扒窃分子267人,其中130人有吸毒史;新华街派出所一年破获160起盗窃案件,这些案件80%以上是吸毒者干的。这些扒、偷、抢、盗犯罪分子攫取财物的目的,就是为了吸毒。女人一旦染上了毒瘾,最终结局是去卖淫。
  二、利剑斩毒魔1990年11月,国家禁毒委员会在京成立。1991年6月24日召开第一次全国禁毒工作会议,这是中国50年代初禁毒运动以来全国首次专门研究解决禁毒的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之后,自治区及一些重点地市、县、区都成立了由政府领导负责、有关部部门参加的禁毒工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专门组织协调禁毒工作。1991年6月,外流贩毒的海原县农民马世兴托人将一批毒品海洛因带回宁夏贩卖,6月21日毒贩在海原县兴隆乡李堡村与买方进行毒品成交时,被公安干警当场抓获,激获海洛因2671克,这是建国以来,宁夏境内破获的最大一起贩毒案件。据调查,我区外流贩毒活动最早在同心县韦州镇露头.韦州镇一村村民杨志虎是现今调查中发现的最早南下广州从事毒品交易的人。杨志虎之后,首批弃家贩毒的还是一批韦州镇南下广州做买卖的“生意人”。而且首批发现的吸毒人员456人也散居在韦州镇各村,后来吸贩毒扩散到邻近各县。毒品问题来势太猛,人们大多心理上缺乏戒备,许多吸毒者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其中的。为了逃避打击,贩毒分子总是进行诡秘的“地下交易”,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他们一般组织严密、行动慎之又慎,要想稳、准、狠地打击毒品犯罪,并非易事。公安缉毒人乔装打扮,深入贩毒分子内部,与毒贩斗智斗勇,多次破获毒品大案。银南地区的禁毒斗争为全区打击毒品犯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积累了一些侦查破案的经验。据统计,1991年—1992年我区共破获贩毒案件349起,查获毒品犯罪团伙24个,缴获毒品海洛因51181克,应该说,我区的禁毒工作一开始就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银川市是1989年底首次发现有毒品海洛因交易活动的,公安机关当时一次就抓获贩毒分子20余人,缴获海洛因1050克。随着禁毒工作的深入,1996年12月银川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专门成立了缉毒大队,城区公安分局成立了缉毒中队,专门开展打击毒品犯罪活动。1993年至1994年,全市共破获贩毒案件61起,抓获毒贩136人,缴获毒品海洛因1985.9克。1995年至1997年,银川市禁毒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逐步走上正规化、专业化的路子,在禁毒工作中的投入明显增大,目前,银川市戒毒所已成为全区条件最好,管理措施最全面、规模最大的戒毒所。自1991年以来,我区各级禁毒机构和公安机关,以破大案和打零包销售为突破口,跟踪打击外流贩毒,特别是1997年4---12月,根据中央部署,开展的禁毒专项斗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9个月中,就比上年同期多破毒品案件1847起,缴获海洛因4138.8克,三唑仑35573片,氨酚待因8220片,安纳咖182克,全区的强制戒毒所由原来的5处增加到15处。
  三、铲除“毒祸“任务长期而艰巨一位吸毒者在自白中说:“毒品真是个幽灵,朋友说:洋烟三口 ,精神抖擞’,让我试试,这一试竟不能自拔,工作也丢了,妻子带着女儿离我而去。毒瘾发作时,浑身就像有千万条毛毛虫在皮肤里、在肉里、在骨头里拱来拱去。家里的财物都变卖吸光了。我像一只急红眼的狗,扑向银行提款出来的出纳员。他抓住提包不松手,我用刀刺进他的腹部,我的一生就这样毁灭了。”她原来有一个幸福的家,丈夫开着自己买的车拉货赚钱,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后来,她丈夫在牌桌上认识了几个吸毒的朋友,也染上了毒。她受丈夫的影响,今天一口,明天一口,也上上瘾,两口子把家底吸光了,最后把汽车卖了,丈夫又去诈骗,被判了刑。她没钱买毒品,最后狠下心,把孩子送到婆婆家,拉下脸皮加入了卖淫者的队伍,卖淫、吸毒、喝酒,一年下来,她已面黄肌瘦,不成人样,最后被送进戒毒所。一只布满针眼的小手臂,看后使人不寒而栗:一个才13岁的孩子,何以毒癮大到要靠静脉注射维系。父母离婚后,他成了小流浪汉,结识了一些小“难友”,他学会了偷。看见别人把一点点白粉在锡纸上烧,吸进了缭绕的白烟,顿时赛如神仙。他也吸了一口,恶心、头晕。几次尝试便产生了依赖性。随着毒瘾的增大,吸食无法满足,便学着别人的样,把海洛因稀释在水中,用注射器注进血管,“蚂蚁”般的针眼爬满了手臂,为了买毒品,他频繁地偷,最后被抓住。在戒毒所里,像这样的“瘾君子”不胜枚举。听完他们忏悔,你才能体会出“禁毒是关系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和子孙后代祸福的大事”这句话的分量。一手抓禁贩,一手抓禁吸,这是我区禁毒工作的两大任务。同心县是我区出现大量吸毒人员的第一个县,县政府支持公安机关因陋就简,于1992年底建起了全区第一个强制戒毒所,随后,银南地区、银川市、石嘴山市、固原地区也先后办起了强制戒毒所。截至1997·年底,全区各地已对90%在册的吸毒人员进行了强制戒毒、劳教戒毒和其它处罚。为了巩固成果,各地公安机关和禁毒部门,对已戒断毒瘾出所人员建立了档案,签订脱瘾出所帮教合同书,目前,全区各地已对4869名强制戒毒人员建立了档案,有1587名戒断出所人员建立了帮教合同。7年来,尽管禁毒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不容忽视毒品犯罪仍时时刻刻向我们挑战。毒品的价格现在已是黄金价格的几倍,所以有人把海洛因叫做“白金”,这就促使地下毒品市场异常活跃,据警方调査:现在贩毒人员成分日趋复杂,已不再由单一的农民来扮演贩毒的角色了。城市中的无业人员、工人也有不少加入了贩毒者的行列。令人不解的是,在警方侦破的一些毒品案件中,竟出现了教师甚至国家干部、司法人员堕落为贩毒分子的现象。
  1988年全区公安机关只查获4起毒品案件,而1993年全年就查获234起・6年间增加了57.5倍;1994年全区查获毒品案件350起,而现在每年査获的毒品案件都在1500起到2000起左右。毒品种类由海洛因、鸦片,增加到了盐酸二氢埃托啡、安纳钾、咖啡因、氨酚待因等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前,国际毒潮泛滥,境外毒品不断流入国内,对我区毒品犯罪的蔓延影响很大。暴利的诱惑,还会使一些见利忘义的亡命之徒继续从事毒品犯罪活动。禁毒教育和预防工作的不足,还会使一些自防抗御能力差的人成为“瘾君子”。因此,禁毒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从发展的角度看,禁绝毒品是一项全社会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深入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与毒品犯罪作斗争,才是“还我净土”的根本出路。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山樵
责任者
富春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