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四叔”与“四书”双关的妙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5076
颗粒名称: 小议“四叔”与“四书”双关的妙用
分类号: I207.6
摘要: 总而言之,《祝福》中这一双关修辞的使用,不仅使人物形象典型,小说的主题深化,而且使读者展开丰富联想。 这一手法所产生的意义和作用,都显示出鲁迅先生深刻的思想感情和高妙的写作艺术。
关键词: 散文 写作艺术

内容

在《祝福》这篇小说里,鲁迅先生塑造了一个“五四”时期旧中国农村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形象一一鲁四老爷。这个人物,政治上迂腐保守,顽固地维护旧有的封建制度,反对一切的改革和革命;思想上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地维护着封建礼教。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小说中,鲁迅先生为了将这个祥林嫂悲剧的主要制造者的形象刻画得生动、准确、典型,除了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段,还准确巧妙地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段,让“四叔”的名字同中国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集大成者《四书》谐音双关。 这一手法的运用,巧妙地调动读者去联想,使读者能够意识到“四叔”对待祥林嫂的态度实质是《四书》的态度。这一态度是致祥林嫂于死地的总的思想根源。鲁迅先生在此运用双关,其目的是为“疗救者”点明救治祥林嫂这样的人的根源所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也能够使读者联想到窦娥、刘兰芝、唐婉、林黛玉等一大批遭受封建礼教压制、迫害而惨遭不幸的悲剧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具有代表性,从而也就广泛地激起人们对封建礼教的仇恨之情,实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总而言之,《祝福》中这一双关修辞的使用,不仅使人物形象典型,小说的主题深化,而且使读者展开丰富联想。 这一手法所产生的意义和作用,都显示出鲁迅先生深刻的思想感情和高妙的写作艺术。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