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鬼子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5004
颗粒名称: 遭遇鬼子兵
分类号: I207.6
摘要: 当我们阅读到鬼子兵的兽行,当我们阅读到前辈为国捐躯的壮举时,我们一定要牢记:富强,才会有尊严。
关键词: 遭遇鬼子兵 散文

内容

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日本鬼子是一个如苍蝇般的名词。在半个多世纪前的侵略战争中,日寇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尽管以前的许多媒介曾揭露过鬼子兵的兽行,但是,如果我们阅读《我认识的鬼子兵》一书,民族史的伤痕仍然会在我们的心中剧烈地作疼。 尤其是,当书中的照片真实地再现当年的鬼子兵凶残地屠杀中国人的场面时,我们的大脑更会铭刻下民族史上的奇耻大辱。 《我认识的鬼子兵》的开篇,就有一幅被害的中国婴儿的照片。娃娃们被日寇挖眼、剖腹,他们的肝脏大都被日寇的军言吃掉。当我阅读这一段落的时候,我刚满周岁的儿子正在书房里蹒跚学步,我的心脏一阵狂跳,悲愤的泪水夺眶而出。书中有以下的照片:鬼子兵把中国人当做练刺刀的活靶子;鬼子兵在刀劈我同胞后,手拎着我同胞的头颅留影;日军攻下旅顺,屠杀了6万中国人;在台儿庄,中国的老妇被日寇残忍地轮奸;鬼子兵正在用铡刀杀害我同胞;南京大屠杀中,中国人的鲜血染红了长江水……当阅读上述照片时,我们仿佛“听到了中国弟兄们的惨叫声,骨头的断裂声,血肉横飞的毒打声,狼狗的狂吠声”,我们“恨不得早生几十年,抡起大刀片, 和他们在战场上血肉相拼"。“悲愤之余,我们还为视死如归的抗日志士们自豪。 年仅24岁的抗日女战士成本华,横眉冷对屠刀,慷慨就义;一位中国军人,在被鬼子枪决前,提出了两个要求, 一是穿上军衣,二是面对枪口站着死;不屈的东北汉子,在屠刀面前,挺直了腰杆一一许多活生生的民族英雄仿佛正气宇轩昂地矗立在我们面前。在敌人的屠刀面前,他们维护了民族的尊严。民族的解放正是基于他们的血肉之躯上,他们真不愧为民族的脊梁。当我们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时,我们决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历史教训。在强大的侵略势力面前,一个落后的民族,仅凭借勇敢是不足以御敌的。因此,当我们阅读到鬼子兵的兽行,当我们阅读到前辈为国捐躯的壮举时,我们一定要牢记:富强,才会有尊严。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