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下岗职工已超过1000多万人,然而,当前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却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大多下岗职工思想不解放,观念仍守旧,传统的依赖思想仍在作怪。表现出“一等”,即等待安置。不少职工认为自己是国家分配进厂的,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现在企业要我们下岗,那么重新上岗也必须由国家来管;“二靠”,即一靠企业,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不饿死人,靠在企业的“大锅”上总会有饭吃;二靠家庭、亲友资助,对重新再就业无紧迫感。“三怕”,即一怕无专长,无技术,加上年龄偏大,很难去竞争新的岗位;二怕社会歧视,觉得自己下岗是丢人事,担心被人看不起,不愿去从事服务性和苦脏累的工作。由此造成现在“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三怕失去依靠,担心再就业后原企业撒手不管,一旦发生有病、退休得不到妥善解决等等,造成一部分下岗职工思想不稳定。 第二个问题就是政府部门政策优惠,出发点好,但是用人单位用人观念、态度却陷入误区,由于如今下岗人员多,用人市场供大于求,一些用人单位就千方百计在用人条件上大做文章。前不久,在北京市一次大规模下岗职工再就业洽谈会上,有三分之一的下岗职工在洽谈会上屡屡碰壁,原因是用人单位要求过高,条件苛刻,普遍存在“两高”、“一低”倾向,即要求文化高,一般要求在大专以上;年龄要求高,一般限制在35岁以下。一低是工资低。同时好多用人单位还要求求职者长相靓、个头高。难怪洽谈会上有位“下岗大嫂”在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气愤地只说了一句牢骚话:“我不明白为何用人单位条件这么高,收清洁工还要求年龄小,长得漂亮,有学历”。就连一位官方人士也很惊呀地说“为什么一个烤鸭店收营业员还要求个子在1.7米以上,长得漂亮,要有学历,不可想像”。 由此可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关键在于下岗职工及用人单位的观念问题上。对用人单位而言,将自己的用人眼光切莫只放在学历、年龄、性别、个头、长相上。众所周知,在下岗职工中一般中年人比较多,他们并非是工作不努力,无业绩而下岗,而是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使一些职工不得不分流下岗、再就业。中年下岗职工虽说他们中的大部分无高学历,但通过多年的上岗,也磨炼出了丰富的エ作经验,甚至有些成为技术骨干,劳动能手,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为国家做出过创造性的贡献。再说他们经受第一次工作失败的坎坎坷坷,再就业后会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新岗位,会更进一步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所以下岗职工一般有文化、有技术,纪律观态强,综合素质高,是宝贵的社会财富,解决好他们的再就业实质上就是解决我们的经济问题,不能全依赖政府,用人单位也应尽最大努力献出爱心, 吸纳下岗职工,为党为国分忧,为下岗职工解难。 简言之,实现再就业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解决好下岗职工再就业,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用人单位及下岗职工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政府部门要创造优惠势件,鼓励下岗职工多方开发、自谋为主,多善安置,让他们在适应自己特长的不同修位得到再就业。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