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学及其名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4907
颗粒名称: 泰坦尼克学及其名著
分类号: I106.6
摘要: “泰坦尼克号”沉没第二年,幸存者格莱西出版了《泰坦尼克号的真相》一书以来,在西方世界,几乎每年都有新书出来,有关研究文章、评论更接连不断,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光有关专著就有90部之多。
关键词: 泰坦尼克学 名著

内容

“泰坦尼克号”沉没第二年,幸存者格莱西出版了《泰坦尼克号的真相》一书以来,在西方世界,几乎每年都有新书出来,有关研究文章、评论更接连不断,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光有关专著就有90部之多。“泰坦尼克号”成为一门学问,就像中国有“红学”一样,在西方世界,“泰坦尼克学”也是门显学。尤其是新近美国派拉蒙公司推出的耗资达2亿美元之多的电影巨制《泰坦尼克号》轰动全球以来,新的一轮“泰坦尼克号”热又掀起了。各种新的著作又接二连三地出来。有人戏言,这么多的著作,如果全部加起来,放到当年的“泰坦尼克号”上, 会把船上所有的客舱都占满。。在这么浩繁的著作里,有一个人的作品是最引人注目的,那就是美国著名“泰坦尼克号”历史研究专家沃尔特劳德的名著《刻骨铭心的夜晚》。该书自1955年问世以来,历久不衰,被改编成许多影片,中国观众熟悉的早期黑白电影《冰海沉船》就是据此改编的。劳德在这本近十三万字的薄书中,根据大量幸存者的回忆和记述,删繁就简,叙述了“泰坦尼克号”自1912年4月14日晚11点40分撞上冰山开始沉没到次日拂晓4点救援船只赶到,这短短4个小时内全船人的命运。全书共10章,标题都是船上船员或乘客的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抓住了每个场景的主体内容。其笔触细腻深广,上至船长、大亨,下至普通乘客,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描摹了深夜冰海里沉船时人们的命运。 有人逃生,有人偷生,有人不愿苛活,自愿殉船。既有把座位让给一位母亲的单身女性伊文丝小姐,也有扮成女士溜进救生艇的须眉男子;既有上救生艇没忘带上哈巴狗的自私冷漠的社会名流,也有粗朴可爱,热心救人的面包师……叙述栩栩如生,其惊心动魄的叙事魅力堪与奥地利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一个女人一生的二十四小时》相媲美。缘于此,劳德被誉为 “现代泰坦尼克学之父”。 劳德生于1917年美国巴尔的摩,在他9岁那年曾随母亲在大西洋旅行,坐的就是“泰坦尼克号”的姊妹船“奥林匹克号”。他在船上就向海员打听有关“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从此立志研究,终于在1955年积数十年研究功力写成《刻骨铭心的夜晚》。1985年美国海洋探险家巴拉德博士找到了沉没大西洋海底73年之久的“泰坦尼克号”残骸并拍摄了约7万张彩色照片。 劳德不顾年事已高,不仅为巴拉德的记述此次探险发现成果的《泰坦尼克号的发现》一书写序,而且利用海底发现的最新资料, 对历史上的一些谜团又进行破译,写成《活着的夜晚》一书。 近年来,劳德对有关“泰坦尼克号”的电子游戏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劳德身无长物,在他的书房里,他最钟爱的一件礼物是小猪状的音乐盒玩具。这件玩具是“泰坦尼克号”上幸存物之一,是在沉船那天晚上,艾蒂丝罗素小姐上救生艇前舍不得丢掉帶上艇的。这件玩具几经周折,终归劳德收藏,成为他的至爱之物,尽管在那天晚上小猪的尾巴给折断了。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格莱西
相关人物
斯蒂芬•茨威格
相关人物
劳德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