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严治考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4881
颗粒名称: 要从严治考风
分类号: G424.7
摘要: 高考舞弊案件的发生,既害了有关责任人,也害了考生,苦了考生家长,更重要的是损害了高考的声誉,影响了国家对人才的选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笔者认为从严治考风,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关键词: 高考 考风

内容

4月7日教育部召开的严肃考风考纪电视电话会议批露:1997年全国有3700多人在高考中有违纪舞弊行为,群众性舞弊案件接二连三地出现,如广西陆川县1997年高考时,有500多名学生的试卷雷同。结果,66名责任人员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00多名作弊考生被取消考试成绩。 高考舞弊案件的发生,既害了有关责任人,也害了考生,苦了考生家长,更重要的是损害了高考的声誉,影响了国家对人才的选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笔者认为从严治考风,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要狼治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和做法。下升学指标,学校和老师的考核直接与升学率挂钩,导致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的加重,你追我赶,势必出现不择手段地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教育法早就明令禁止片面追求升学率,可在一些地方执行不力,收效甚微。 要减少和杜绝违纪舞弊,必须向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个根子大动刀斧。同时,要势力做好由应试型教育向素质型教育转化的工作。 二是狠治考务人员的渎职行为。纵观诸多舞弊案,考试过程中考生舞弊主要是考务人员尤其是监考人员不负责任、工作失职造成的。他们或者对考场舞弊行为不批评、不制止、不报告,或者有意放纵甚至帮助考生作弊。对此,应按照《教师法》和有关考试法规从严惩处,不能姑息迁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三是狼治考生的违纪舞弊行为。考生舞弊该怎么处理早有明文规定。可不少地方出于"地方保护”,该处理的不处理或处理畸轻。执纪不严导致少数考生胆大妄为,最终酿成团伙案,结果“护”变成了“害”。因此可以这么说,一个地方要想让考生考出好成绩,必须从严要求考生,除此,别无他法。 高考将至,愿各地都能从严治理考风,以求考风从今年开始有根本性好转。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机构

中国教育部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