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4732
颗粒名称: 房子的故事
分类号: I022
摘要: 记忆中最早的住房,是草原小镇的土坯房。全家4口人住在一间房子里,屋里有个炕。每到晚上,我和弟弟就会在炕上高兴地蹦啊、跳啊。等到炕面被跳塌的时候,父亲就会训斥我们一顿。第二天,他又要用泥巴和草做一块炕面了。在灿烂的阳光下,父亲挥动着被晒得黑黝黝的臂膀铲着泥土,汗水一闪一闪的。
关键词: 文艺源泉 现实生活

内容

记忆中最早的住房,是草原小镇的土坯房。全家4口人住在一间房子里,屋里有个炕。每到晚上,我和弟弟就会在炕上高兴地蹦啊、跳啊。等到炕面被跳塌的时候,父亲就会训斥我们一顿。第二天,他又要用泥巴和草做一块炕面了。在灿烂的阳光下,父亲挥动着被晒得黑黝黝的臂膀铲着泥土,汗水一闪一闪的。母亲用乡下常见的那种花围巾把头包得严严实实的,她端水,在泥土里掺草。那些掺了草的泥土被放进木头模子里,一扣就成了炕面。草泥太重、太沉,我和弟弟的任务只能是等到它干透了,把它们翻过来、垒起来。即使过了很多年,这些记忆仍然那么清晰,画面的色彩依然那么真切。上学后,又搬了好多次家,房子也一次比一次大。
  母亲总要在小院里种上西红柿、豆角、黄瓜,整个院落因此而变得很美。因为我总是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所以房子虽然大了却只能在院子里玩。那时候,我特别喜欢上墙,上房顶,与小伙伴比赛。为此父亲经常训斥我,但我仍然乐此不疲。终于有一天,我可以在他面前露一手了。这天,父亲忘记带钥匙,在我的坚决要求下,他勉强同意我翻墙取钥匙,但仍不放心地站在墙边保护着我。我麻利地扳住墙头的砖,正要施展功夫,这块不争气的砖偏偏松动落下,且不偏不倚地砸在父亲的头上。父亲的头上起了一个大包,我的屁股也不可避免地青了一片。
  上高中时,我从内蒙古来到银川。第一次住进楼房,就像那些电影上所说的乡下人进城一样,觉得特别不适应,最不适应的就是卫生间居然在家里,家里所有的人都无法接受,在同一片屋檐下,有人在吃饭,而有人正在用厕所。于是母亲专门削了一个木楔子,把卫生间的蹲便器堵了起来,大家全部跑到离家挺远的公厕去方便,原来方便卫生的卫生间作了近一年半的摆设,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挺滑稽。还有一个不适应的是,居然有人住在我的头顶上,晚上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听着楼上人走动的响声,怎么也睡不着,总想万一楼上的人掉下来可怎么办?住进楼房有一种进了牢笼的感觉,房子摞房子,房子挨房子,再也看不到辽阔的草原,完整的蓝天,让人觉得憋得慌。毕竟楼房有草原小屋所无法相比的方便,虽说房间小了点。时间一长,这些可笑的想法和不舒服的感觉渐渐没有了。
  大学毕业后,工作、结婚,我有了自己的住房,在妻子的精心设计和装饰下,房子虽小但却充满情趣。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祖国迅速发展的时代。从最初的土坯房到一砖到顶的砖房,从四合院到单元楼、小洋楼,住房条件变化很大,生活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许多。随着福利分房制度被取消,住房会完全商品化、货币化,今后人们都要为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而奋斗,我想,我的住房条件一定会变得更好。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