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为就业纠纷伤脑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4535
颗粒名称: 大学生为就业纠纷伤脑筋
分类号: C913
摘要: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纠纷呈增长趋势。据专家分析,其原因除了对就业劳动关系方式教育不够之外,很大程度上与目前缺乏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体制有关。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黄建提出,由于大学生就业并未完全社会化,只是在一定政策范围内,与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学校还代表了政府的一部分责任,就业协议就要涉及到学校、单位、个人三方面关系。显然仅有《劳动法》并不能解决所有形式各异的大学生就业纠纷。
关键词: 待业 就业

内容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纠纷呈增长趋势。据专家分析,其原因除了对就业劳动关系方式教育不够之外,很大程度上与目前缺乏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体制有关。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黄建提出,由于大学生就业并未完全社会化,只是在一定政策范围内,与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学校还代表了政府的一部分责任,就业协议就要涉及到学校、单位、个人三方面关系。显然仅有《劳动法》并不能解决所有形式各异的大学生就业纠纷。
  一些分管学生毕业工作的大学老师认为,目前有关大学生就业的规定不够完善,给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了一些麻烦。如对于大学生毕业上岗后的见习,按目前《劳动法》规定,见习期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由于大学生就业具有集中就业、初次就业,并有一定时间限制的特殊性。按有关政策规定,学校、单位、个人三方签订就业协议后,在一年的法律效力有效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辞退学生,但一些用人单位在见习期间,就屡屡把学生“炒”回学校,损害了学生合法权益,也使学校背上沉重的包袱。
  有关人士认为,大学生自主择业涉及到教育与人事制度的改革,单一的教育法不能取代,独立的劳动法也不能囊括,必须以教育法、劳动法为基础,结合自主择业实际,制定出完善的大学生择业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规定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以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