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4514
颗粒名称: 房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分类号: F293.357
摘要: 截至5月末,银川市房地产投资完成1363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7倍,较上月增长1.58倍,是近年来同期进展最快的时期。施工面积达83.58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1.16倍。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41.53万平方米,是历年同期新开工最高水平。在加快开发建设进程的同时,累计销售商品房面积13.31万平方米,销售额16142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1倍和2.1倍。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地产市场

内容

截至5月末,银川市房地产投资完成1363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7倍,较上月增长1.58倍,是近年来同期进展最快的时期。施工面积达83.58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1.16倍。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41.53万平方米,是历年同期新开工最高水平。在加快开发建设进程的同时,累计销售商品房面积13.31万平方米,销售额16142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1倍和2.1倍。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1.12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1761万元,所占比重分别为83.6%和72.86%,商业用房销售10909平方米,销售额3234万元。销售形势好于往年,从而剌激了我市房地产业全线开工,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究其原因其一、观念的转变使潜在需求变为现实购买力,刺激我市房地产市场销售形势趋好。随着国家三次降息政策的出台,以及公有住房的逐步提租和福利分房时代彻底结束的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人,居民的住房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购房欲望强烈,对住房的消费已摆到了居民家庭消费的重要位置上来,使住房的需求逐步变为现实购买力。据我市200户城市居民抽样调查资料表明,1-5月份居民用于购房与建房人均支出117.02元,是去年同期的30倍。在今年1-5月份的房地产住宅销售中,个人购买住房面积达91144平方米,占住宅销售比重为81.93%,个人购房十分踊跃,所占比重是历年最高水平。许多开发企业现房告罄,预售房热销。
  “安居工程”住房以其价低、质优、环境美更使销售火爆。随着我市公有住房销售办法的出台,公有住房销售顺利,逐步形成了一个住房消费群体,使购房热潮逐步升温。销售形势的趋好,也大大刺激了我市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二、是我市城镇居民购买能力逐步提高。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投入由1990年的1444元提高到1997年4471元,三口之家的年均可支配收入是13413元。按1997年我市商品住宅售价1047.8元/平方米计算,购买一套55平方米的住房需57629元,居民家庭收入与房价之比为1:4.7,根据国际经济规律房价与收入之比在3—6倍时,是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加上我国为启动房地产市场,实现以住宅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目的,相继出台了许多刺激住宅消费的政策,使我市居民已逐步具有进入市场购买住宅的经济能力。居民经济能力的相对提高,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趋好。
  随着房地产业的加快发展和市场形势的趋好,我们仍需对逐步趋“热”的房地产加以“冷”思考。
  1.目前我市的房地产价格仍然较高,要谨慎由于商品房的热销引发价格过快增长,导致新一轮房屋滞销。1997年我市商品房平均价格1356.9元/平方米,较1996年的1295.3元/平方米和1995年的1200.7元/平方米分别上升了4.76%和13.01% 一些地段好、配套服务设施好的普通住宅,最高售价每平方米超过两千元,商业营业用房最高售价超过四千元。截至5月末,我市商品房销售平均价格为1213.1元/平方米,较去年底下降了10.6%,主要是占商品房销售绝大比重的住宅销售的拉动所致,而商品住宅1-5月份销售平均价格为1057.2元/平方米,比去年底略有上升。商品住宅的热销,使1997年1—5月份大量的空置房得以消化。而目前大量的新开工项目随着本市危房改造任务的完成,商品房成本逐年增加,必将使价格逐步攀升。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大监控力度,以防止由于价格过快增长引起房市疲软。
  2.面对10.84万平方米的!空置房不能等闲视之。由于前些年开发企业的官目开发以及地段、朝向、结构、层次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市目前仍有结构性空置房10-8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空置64万平方米,商业房及其他空置4.4万平方米。按1997年商品房平均造价6693元/平方米计算,占用资金达7252.3万元,致使开发·企业在开工规模大而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举步维艰。因此盘活存量,解套资金已成为开发企业当'务之急。开发商"应看到目前我市购房趋热的有利。
  时机,降价促销沉淀的空置房,加速资金回笼,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利用率,从而促使我市房地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赵玲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