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与草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4431
颗粒名称: 于右任与草书
分类号: J292.34
摘要: 于右任在草书领域里开宗立派独铸一体,创造了赫赫有名的“于草”,不仅在中华书坛上尊为巨擘,而且驰誉海外,日本书界也尊为“草圣”。11岁那年,于右任在家乡三原读私塾,塾师拿出了他父亲毛汉诗临写的王羲之“十七鹅”草书帖,给学生欣赏。每个鹅字,飞、行、卧、偃、仰、正、侧,各各不同,字中有画,宛然形似。幼小的于右任看后心有所动,似有前缘,由此激发了他的灵气,时时关注各类书法,临摹专攻皆有意会。
关键词: 草书 章草

内容

于右任在草书领域里开宗立派独铸一体,创造了赫赫有名的“于草”,不仅在中华书坛上尊为巨擘,而且驰誉海外,日本书界也尊为“草圣”。11岁那年,于右任在家乡三原读私塾,塾师拿出了他父亲毛汉诗临写的王羲之“十七鹅”草书帖,给学生欣赏。每个鹅字,飞、行、卧、偃、仰、正、侧,各各不同,字中有画,宛然形似。幼小的于右任看后心有所动,似有前缘,由此激发了他的灵气,时时关注各类书法,临摹专攻皆有意会。
  于右任对草书下过惊人的功夫,他每天只记一字,三年之后才谨慎执笔为草。1932年夏,于氏联合同好成立“中华草书社”,广泛罗致人才,系统搜集历代草书资料,登报广征民间名家墨迹和各派草方。1934年,于氏将中华草书社更名为“标准草书社”。于氏根据汉字造型规律分析偏旁部首的多类组合,在前人草书中精心筛选出最优秀的字体,加以系统化的改革整理,使千姿百态的草书一一定型归类,制定了一个崭新的草书体系。1936年7月,《标准草书 ・千字文》正式问世。
  于右任为标准草书定下四条原则:易识、易写、准确和美丽。易识易写,规定了草书的实用价值,使草书具备了生命力。准确,大凡书法,往往百人百体,个性差异明显,而草书甚至弄到难以识读的地步,因此准确二字是传情达意之必须。美丽,草书作为一种艺术,当然需要美。对美丽这一条,于氏提出了点画要有变化,首尾要相应,上下需相接等观点,进而要人们力戒“四忌”。一忌交,笔画不应漫无限制的相交; 二忌触,避免行笔相切;三忌眼多,字中圈眼一多漫如绳萦蛇缩,令人生厌;四忌平行,应尽量避免线的平行的细部的平行,平行则无势。于氏的四忌使草书在追求形体美艺术美方面有了一定的准绳。
  1940年以后,于氏又力求“简净”和“险奇”,他的草书充满了极强的力度与动势,体势多变,形美笔简,跌宕中显俊逸,疏放中见规范,犹如舞鹤翔天游龙戏水,使形体美又进入新的境界。晚年,于氏的草书艺术继续进展,蕴含狂草的气质和韵味,雄浑奇崛,深沉拙朴,在仪态万方中显露出强烈的节奏感和慑人心魄的神韵,可以说达到炉火纯青人书俱老的极高境界。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海珉
责任者
于右任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