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挽他联与他挽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4430
颗粒名称: 蔡锷挽他联与他挽联
分类号: I207.6
摘要: 蔡锷和黄兴同在日本东京留学,1903年两人都参加了中国留学生的拒俄运动,并开始了彼此交往。归国后,在辛亥革命前后,他们互相支持,互相策应,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16年8月,蔡锷因喉癌赴日本就医,路经上海时与黄兴再次晤面。然而谁也没想到竟是这对同乡加盟友的永诀。当蔡锷在日本得到黄兴病逝的消息后,悲痛至极,抱病作祭文和挽联。
关键词: 挽词 挽联

内容

蔡锷和黄兴同在日本东京留学,1903年两人都参加了中国留学生的拒俄运动,并开始了彼此交往。归国后,在辛亥革命前后,他们互相支持,互相策应,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16年8月,蔡锷因喉癌赴日本就医,路经上海时与黄兴再次晤面。然而谁也没想到竟是这对同乡加盟友的永诀。当蔡锷在日本得到黄兴病逝的消息后,悲痛至极,抱病作祭文和挽联。联云: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贯彻实行,是能创作一生者; 曾送我海上,忽哭君天涯,惊起挥泪,难为卧病九州人。
  上联以“勇健开国”称颂故友创建的功勋,以“宁静持身”赞扬亡友对待名利和荣辱所持的高风亮节;下联追忆“海上”送别的情景,进而抒发哀挽之情。“九州”是日本第三大岛。
  祭文与挽联寄出后,蔡锷在病榻上思友念国,哀痛难消,又吟作了第二副挽联。联云:方期公挽我,不期我挽公,国事回思惟一哭; 未以病为忧,竟以忧成病,大勇哪知世险夷。
  沉疴未敢忘忧国,护国大将军之忧,不仅是丧友哀思,更是忧国忧民。
  蔡锷为亡友作的第二副挽联竟成了绝笔,不久便在日本九州福岗大学医院谢世了,时年35岁。次年,黄兴和蔡锷的灵柩在长沙按国葬祭礼,分别葬于岳麓山麓,两位战友终古相依。
  孙中山挽蔡锷联:平生慷慨班都护; 万里间关马伏波。
  上联说他一生意气昂扬,如同汉代任西域都护的班超,功勋卓著;下联将他比作汉代任伏波将军,后出征时病死于军中的马援。全联寄托了作者对蔡锷的赞颂和缅怀。
  “ 恩师梁启超挽蔡锷联:知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夫人之恸而谁为。
  上联一个“恶”字,下联一个“恸”字,点出了师生情谊与先生对弟子的哀思。梁启超作的另一副挽联:国民赖公有人格,英雄无命亦天心。
  蔡锷的知音名妓小凤仙作挽联两副,其一: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上联以周瑜比蔡锷,隐用“周郎顾曲”典故,表示作者与逝者为知音之交;下联以李靖比蔡锷,隐用名妓红拂女离开宰相杨素私奔于李靖的故事,尤切小凤仙的身份。
  小凤仙的另一副挽蔡铐联: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启文
责任者
蔡锷
相关人物
黄兴同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