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善不扬大善难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4390
颗粒名称: 小善不扬大善难至
分类号: D64
摘要: 古人有两句修身立德的名言:“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小善" 易于忽视、“小恶”疏于防备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所以,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不忽视,不疏漏眼前的“小”,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雷锋精神

内容

古人有两句修身立德的名言:“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小善" 易于忽视、“小恶”疏于防备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所以,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不忽视,不疏漏眼前的“小”,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十分重要的。
  初看起来,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人、病人、小孩,自动让坐;拾到物品,千方百计寻找失主;遇人危难,自动相助;以及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几年、十几年照料邻里的孤寡老人等等,似乎都是些“小事”。有些“小事”还不费举手之劳。然而,一个人的道德风貌,品行节操,一个社会的良好风气,就是由这许许多多的“芝麻”小事体现出来的。这样的社会风尚,这种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处、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会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给人以信心和力量。俗话说:“小善不扬,大善难至”,讲的就是这种扬“小善”而“大善”至的道理。
  健康的、清新活泼的社会风尚的形成,需要着眼于“小事”,并且积以时日。所谓“山 ,不让尘,川不辞盈”。一个人好品德、好节操的养成,一个社会好风气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常常是开端于“芝麻”大的小事,然后蔚然成风。这里同样需要一个“山不让尘,川不辞盈”的精神。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史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