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户讲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4232
颗粒名称: 老庄户讲故事
分类号: I207.427
摘要: 听得最多的也是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奇闻轶事。我们把它叫作“演义”,讲“演义”讲得最好的当属老光棍哈福。
关键词: 短篇小说 故事

内容

当过知青的人大都有这样的感觉:听老庄户讲故事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那阵子,国家底子薄,物质生活匮乏,好多人连饭都吃不饱,文化生活就更别提了。于是,劳作一天之后,填饱肚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听老庄户讲故事便成为一种独特的精神享受° "别看老庄户们大字不识几个,说起话来却极其风趣幽默。俏皮话、歇后语、谚语一套一套的,笑得人肚子'疼,讲起故事来更是一把好手。老庄户讲故事出不了这么几类:一是民间传说,二是带有腥荤色彩的故事,三是四邻八方的奇闻轶事。听得最多的也是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奇闻轶事。我们把它叫作“演义”,讲“演义”讲得最好的当属老光棍哈福。哈福五十多岁,小矮个,大黄牙,人中三指宽,穷得丁当响,却是个“牛鬼蛇神”。哈福本身就有一个“演义”式的故事:因为穷,吃不饱,肚子里一点油水也没有,实在饿得不行了,哈福眼珠子一转悠,想了个绝招,把队上一只羊牵回家,堵住门连踢带打,羊哇徉乱叫,队长闻讯赶来问:你想干啥?”哈福说:“报告队长,我又干了件驴事。”问:“啥事?”答:“我把羊日了!”队长从他的表情上看出来了一阵恶心,吼道:“狗援子养的,你把这羊给我吃了!”哈福要的就是这句话,一刀将羊放翻,整整吃了半个月。但从此头上多了顶“坏分子”帽子,他也不在乎,该干啥干啥,没事老爱往知青房子里钻,用讲故事的手段骗烟吸。这家伙一肚子故事,讲三天三夜不重复。有天晚上,他讲了段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几乎把人笑死:民国十八年,他跟别人从干塘往巴音贩油,十峰骆驼身上挂着整整三百个油葫芦,外加一皮口袋水还有馍馍。走到腾格里沙漠腹地时,一不小心将皮口袋里的水全扣了,骄阳似火,脚底生烟。人都快渴死了,为了活命,一人喝了一葫芦油。刚喝完又舒服又凉快,没走上几步就氽开了稀,连油带屎顺着尻壕子直往下淌,咋都止不住,只得两人一搭,一个撅起腔,另一个捧起滚烫的热沙子往屁眼上堵,还真止住了,接着走,可没走上几步,沾在尻门眼、大腿根上的沙粒就像锂刀一样把局部位置上的细皮嫩肉全磨烂了,痛得人跳蹦子。最终所有的人全脱得精赤条条展展地爬在沙梁上,活像一群沙扑扑……这个故事让我们足足笑了跻几个月。在这笑声中,苦涩的日子似乎也变得滋润了许多……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寒于水
责任者
哈福五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