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漫金山难漫军民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4085
颗粒名称: 水漫金山难漫军民情
分类号: P426.616
摘要: 5月20日下午,贺兰山东麓突降暴雨,贺兰县金山地区遭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预计直接经济损失达1800万元,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威胁。水灾发后,贺兰县人武部领导依据上级指示精神,积极组织人武、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赈灾自救,重建家园,谱写出一曲动人的抗洪救灾之歌。
关键词: 军民关系 特大洪灾 水漫金山

内容

5月20日下午,贺兰山东麓突降暴雨,贺兰县金山地区遭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山洪淹没农田达8000亩,其中1400亩瓜菜绝收,6000亩小麦有三分之一绝收;淹死羊只、生猪及其它家畜3914只(头);80多户民房倒塌,造成危房多达167户340间,1000多人无家可归;交通道路、水利设施、配电线路严重受损。预计直接经济损失达1800万元,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威胁。灾发后,贺兰县人武部领导依据上级指示精神,积极组织人武、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赈灾自救,重建家园,谱写出一曲动人的抗洪救灾之歌。灾情就是军情。灾发时,政委刘大年同志下班刚回到家,接到上级有关各人武部要密切注视防洪救灾的电话通知后,他没来得及给家人打声招呼,便连夜冒雨赶回到部里,亲自坚守值班岗位。他及时打电话同各乡进行联系,并立即召集部分干部对已知的灾情作了分析、研究,布置抢险救灾工作,一直深夜的两三点钟。灾情发生的当时,金山乡武装部长张志林等同志,依据县人武部提前下发的抗旱防洪文件精神,协同乡政府领导带领民兵预备役人员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疏散群众,解救被洪水围困的人群。到晚8时许,暴雨转为中雨仍在不停地下,眼看有几户群众被困在洪水中,情况十分危急。这时,民兵高占录,朱洪江等八人立即跳进水里,冒着随时被洪水冲走的危险,扯着绳子赶过去,救出了被困的群众。这一夜,守候在一线的专武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始终没有离开已进水的乡政府一步,由于措施得力,救助及时,所有处于洪水中的群众都被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军民之情又一次经受住了暴风雨的考验。
  21日一大早,刘政委顾不得吃口早点,就同部一班人带着首先为灾区群众捐献的10床被子迅速赶到受灾现场,只见这里农田一片汪洋,山下防护林幼苗全被泥沙淹没,有好多刚长成碗口粗的槐树、杨树也被洪水冲倒,农民的房屋倒塌成片,洪水中漂浮的满是家畜、家具,满目苍痍。刘政委对身边的同志说,这里受灾不轻,我们做军人的,赈灾济民,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受侵害,这是义务,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危难之中方显示英雄本色”,“我们要立即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投入到抗洪救灾第一线,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的优势,勇当排头兵,救好灾,扶好贫,帮助群众搞好灾后重建工作。随后,他又随同县、乡领导趟着没膝的洪水察看了金北、金南村的灾情,并向乡武装部的同志认真布置了抗洪救灾工作。回到县里,部里立即召开有关抗洪救灾会议,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号召,积极为灾区捐资捐物,奉献一片爱心。并要求部所有人员要积极行动起来,发动群众,组织好民兵预备役人员,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再立新功。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大年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贺兰县人武部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贺兰山东麓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