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贫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3609
颗粒名称: 关注贫困
分类号: F126
摘要: 贫困,是困扰全世界的一大难题。我国在世纪之交,发出了要在2000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呐喊。关注贫困, 消除贫困,是每个地球人的共同使命。 作为一位生活在贫困地区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秦均平理所当然地将研究目标瞄向了 “贫困”。 从1985年进入宁夏社科院以来,他先后对吊庄移民、固原县科技发展规划、 世界银行移民项目监测、 区域性反贫困与社会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农村 贫困

内容

贫困,是困扰全世界的一大难题。我国在世纪之交,发出了要在2000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呐喊。关注贫困,消除贫困,是每个地球人的共同使命。作为一位生活在贫困地区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秦均平理所当然地将研究目标瞄向了“贫困”。从1985年进入宁夏社科院以来,他先后对吊庄移民、固原县科技发展规划、世界银行移民项目监测、区域性反贫困与社会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已结集出版的五六本书及一些理论文章中,贫困问题的研究是他一以贯之的主题。谈起贫困,秦均平滔滔不绝,从南方的贫困到北方的贫困,从陕北的贫困到西海固的贫困,每个贫困地区的自然特点、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状况等,他都了如指掌。由于他对贫困地区的了解程度和研究成绩,1992年9月,宁夏西海固地区农业建设指挥部与宁夏社科院共同组成13人课题组,对西海固地区10年农业建设进行研究时,他们挑选他担任了组长。当时秦均平只有30多岁,作为“西海固反贫困农业建设研究”课题组组长,他要对整个研究的基本框架进行构想,并能有效地把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人员组织起来。白天,他带领课题组成员到项目区、农户家中搞调査,与县上、区上同志座谈,晚上算效益账。在一个月的实地考察中,他们深入西海固8县和两个地区,召开座谈会23场,并在银川地区召开了3次有多学科、多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专业工作者参加的座谈会。在另一个月的写作中,课题组成员分头收集资料、拟定提纲,共同讨论,然后由个人分头执笔完成。经过3个月的工作,他们完成了综合报告1份,专题报告9份和个案报告4份,共50多万字的研究著作,其中,秦均平1个人完成了17万字左右。1996年,由他主持完成的《走出贫困西海固反贫困农业建设研究》一书,获得了国家“五个一工程”第六届“一本好书”奖。今年只有40岁的秦均平,在他所关注的贫困问题研究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后,依然心静如水。他仔细分析了这部书成功的因素,他把它归功于选题的重要性,西海固在全国的地位及研究方法上,而对他个人谈得甚少。“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行稳且远,这是精神产品创造者的追求,也是秦均平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的最大心愿。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秦均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