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示儿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3558
颗粒名称: 闲话“示儿诗”
分类号: H05
摘要: 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都注重对孩子的教育,都写过很值得一读的“示儿诗”。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诗”是最感人肺腑的。这是陆游的绝笔诗,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决不因生命的告终而结束。勉励儿子努力上进,不要辜负青春年华。清代名画家郑板桥,老年得子,却不溺爱。他病危时,要求尝一口儿子亲手做的馒头。林则徐虎门销烟,表现出强烈旳爱国之心,其父影响不能低估。这不仅是对其子女的教育,也是对广大青少年的谆谆嘱咐。寄托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爱子之心,人皆有之。这些示儿诗正是从爱子出发,它启示我们:爱子切莫溺子、娇子。否则,恐怕会自食苦果,难辞“养不教,父之过”的。
关键词: 孩子 教育

内容

俗话说,生一个孩子容易,养一个孩子难,教育好一个孩子更难。这是很有见地的。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都注重对孩子的教育,都写过很值得一读的“示儿诗”。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诗”是最感人肺腑的。诗云:“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这是陆游的绝笔诗,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决不因生命的告终而结束。这诗可与岳飞的母亲给岳飞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几个字相辉映。明代民族英雄于谦贺长子于冕生日诗云:“阿冕今年已十三,耳边垂发绿鬖鬖。好亲灯光研经史,勤向庭闱奉旨甘。衔命年年巡塞北,思亲夜夜梦江南。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勉励儿子努力上进,不要辜负青春年华。清代名画家郑板桥,老年得子,却不溺爱。他病危时,要求尝一口儿子亲手做的馒头。儿子不会做,.就命他请教厨师。待馒头做好时,郑板桥已经咽气了,只留下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业自己干。靠天,靠人,靠宗,不算是好汉。”此虽非诗,却胜似诗,句句金玉良言。清代著名爱国主义者林则徐的父亲的示儿诗是:“粗衣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尔曹任之。……”林则徐虎门销烟,表现出强烈旳爱国之心,其父影响不能低估。近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为儿子黄大能写的示儿铭是:“理必求直,事必求是,言必求信,行必踏实”。言简意赅,可谓至理名言。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生前曾多次嘱咐儿女们:“要自爱,要靠自己的双手生活。”1924年春天,他的儿子冯洪出国留学,临别时冯将军给儿子写了一副对联:“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作人。”这语重心长的教子对联,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陈毅1961年7月写的《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其中“勿学纨绔儿”和“人民培养汝,报答立事功。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等句特别感人。这不仅是对其子女的教育,也是对广大青少年的谆谆嘱咐。董必武1965年写的示儿诗:“父母皆望儿女智,我希尔学愚公愚。大山三座虽移去,穷白形存敢自娱?毛选文章认真读,不要近视要远谋。”寄托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爱子之心,人皆有之。这些示儿诗正是从爱子出发,它启示我们:爱子切莫溺子、娇子。否则,恐怕会自食苦果,难辞“养不教,父之过”的。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