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3556
颗粒名称: 父亲
分类号: H05
摘要: 父亲是七年前劳累过度造成大面积脑溢血而撒手离开亲人的。去世时我不在他老人家身边,这是我平生最为追悔和悲伤的一件事。 父亲从小就对知识如饥似渴。少年时期,白天给地主放羊,晚上在祖父的指导下练写毛笔字或读点书,因而打下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写得一手好字。后来又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诸如《三国志》、《水浒传》、《聊斋志异》等文史书籍。在我儿时,他经常引经据典把这些书中的故事讲给我听,言语幽默风趣,对我启迪很大。
关键词: 父亲 书籍

内容

父亲是七年前劳累过度造成大面积脑溢血而撒手离开亲人的。去世时我不在他老人家身边,这是我平生最为追悔和悲伤的一件事。父亲从小就对知识如饥似渴。少年时期,白天给地主放羊,晚上在祖父的指导下练写毛笔字或读点书,因而打下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写得一手好字。后来又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诸如《三国志》、《水浒传》、《聊斋志异》等文史书籍。在我儿时,他经常引经据典把这些书中的故事讲给我听,言语幽默风趣,对我启迪很大。他的记忆力也惊人地好,到他去世的前几年,还能把《三字经》、《百家姓》一口气背完。父亲为我们兄妹十人的成长呕心沥血,吃尽了苦头。在那困难的日子里,家里一切大小事情都是由父亲做主决定的。在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家中的棉票、布票、粮票及合家每月一元多的零用钱都是在父亲的精打细算下支配的。就连每月老母鸡下的几个蛋都在父亲的预算内。就这样,也免不了挨冻受饿。尤其是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全家入总是为吃而发愁。最令我难忘的是1972年春,家里揭不开锅,父亲就煮了点榆树皮给我们充饥,每次他都象征性地吃一点,大多留给我们吃了。但事与愿违,父亲一颗慈爱的心差点酿成大祸,不知道树皮吃多了难以消化,还是吃树皮中毒,我们都大便拉不下来,眼睛上火睁不开,二姐和三姐昏迷不醒。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摸黑步行到十几里外的邻村叫来赤脚医生抢救,才使二姐三姐幸免于难,记得那天晚上,父亲一夜没有合眼,在炕沿下蹲到天亮;父亲饱经沧桑的脸上积满了深深的无奈和忧伤,暗淡失神的眼睛布满了血丝。尽管在那样艰难的年月,在家境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由于父亲的艰辛劳作,除大姐外,我们其余的9人全都上了学。后来大哥、二哥和我都上了大学。父亲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乡亲们有缺吃少穿的,只要父亲手中有余头,总能及时救济他们。因此,父亲在乡里享有很高的威望。邻里之间出现矛盾,发生纠纷,都会找父亲评理解决。父亲头脑灵活,他早出晚归,奔波忙碌于生意场上,渐渐地腰包也鼓了起来,我们家的生活也有了改变。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我们的生活都有了好转的时候,父亲却积劳成疾,不幸离开了我们。父亲的一生是一本耐读的书,让我怀揣着这本大书去理解我的人生之路。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