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学者开展沙尘暴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3511
颗粒名称: 中日两国学者开展沙尘暴研究
分类号: P425.5+5
摘要: 近年间频频发生在中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沙尘暴现象,经中、 日两国学者共同研究有望得到防治。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研究所与日本岛根县卫生公害研究所在银川市签订了两国共同对黄沙现象及大气污染开展调查研究项目的协议。这是宁夏首次在环境保护领域与国外进行的合作。 沙尘暴是沙暴、尘暴相继发生的天气现象, 美国和日本称之为“黄沙现象”。有关研究认为,中亚干旱、半干旱地区干燥少雨,植被稀少。
关键词: 沙尘暴 研究 学者

内容

近年间频频发生在中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沙尘暴现象,经中、日两国学者共同研究有望得到防治。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研究所与日本岛根县卫生公害研究所在银川市签订了两国共同对黄沙现象及大气污染开展调查研究项目的协议。这是宁夏首次在环境保护领域与国外进行的合作。沙尘暴是沙暴、尘暴相继发生的天气现象,美国和日本称之为“黄沙现象”。有关研究认为,中亚干旱、半干旱地区干燥少雨,植被稀少,太阳辐射强烈,地面温度上升很快,促使地表面沙尘土浮动,在来自西伯利亚的次冷空气前锋的作用下,形成沙尘暴现象。沙尘暴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自然生态和土地资源造成很大破坏。研究沙尘暴现象对防治土地沙漠化、保护土地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地处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宁夏自然环境较差,近年来,沙尘暴灾害频频发生,强度逐年增加。今年入春以来宁夏就发生了4次沙尘暴天气,其中两次向东南迁移波及京津地区,据了解,中日双方将对沙尘暴现象进行调查与研究,摸清沙尘暴发生的现状和来源以及运动规律,同时对大气污染进行研究,解析沙尘暴与大气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双方期望能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沙尘暴的防治以及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寻求预防沙尘暴和防治沙漠化、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此研究项目将从今年起至2001年结束,双方将投入资金100多万元人民币,目前日方提供的仪器设备已经在银川市安装调试。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