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榜不落志自强国新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2588
颗粒名称: 落榜不落志自强国新路
分类号: S9
摘要: 只要一提起刘进,广大养鱼专业户就会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说:“他培育出的优质鲤鱼苗一“建鲤夏花”不仅填补了我区渔业空白,满足了区内养鱼户的需求,还打出宁夏市场,销往周边省区。
关键词: 商品渔业 水产品

内容

只要一提起刘进,广大养鱼专业户就会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说:“他培育出的优质鲤鱼苗一“建鲤夏花”不仅填补了我区渔业空白,满足了区内养鱼户的需求,还打出宁夏市场,销往周边省区。
  永宁县胜利乡农民刘进,高考落榜 后不气馁,潜心钻研科技新技术,1985年经过外地考察,决心走出一条发展鱼苗繁殖的新路子。他不顾家里人反对和社会上的冷嘲热讽,千方百计筹措资金5万余元,承包水面近百亩,通过科学饲养管理,经济收入还算不错。可每年一到春放鱼苗时,他和其他养鱼户一样,面临着共同的难题:一是鱼种严重紧张,二是没有优质高产夏花,大部分要从外省空运,而且价格昂贵,成活率低。
  面对困难,刘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决心在家乡培育出优质高产鱼苗,为养鱼户分忧解难。找资料,“寻”科技,几经外地求师学艺,在银川市政协副主席、水产高级工程师林玉昆的亲临指导下,刘进终于在1985年试验成功,培育出优质鱼苗“建鲤夏花”,填补了历史上宁夏没有繁殖“建鲤夏花”的空白。
  刘进培育出的“建鲤夏花”,从配水、饲养到防治病都采用科学管理新技术,数量也从1万多尾增加到2万多尾,10年来,除满足宁夏养鱼户的需求外,还为青海、甘肃等周边地区养鱼户解决了鱼苗不足的难题。上门服务,无偿教技术,送科学,刘进得到了广大养鱼户的欢迎和信赖,他的年经济收入也从开始的3万多元,猛增到8万余元,成了农村致富奔小康中的富裕户。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文举
责任者
雷光林
责任者
刘进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