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视台拍摄百年巨制黄河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1694
颗粒名称: 北京电视台拍摄百年巨制黄河人
分类号: J9
摘要: 反映黄河中上游人民百年命运史、奋、斗史的39集电视连续剧《黄河入》将由北京电视台投入拍摄,建国50周年庆典之际在全国推出。
关键词: 影视艺术 综合艺术

内容

大策划、大手笔、大制作。反映黄河中上游人民百年命运史、奋、斗史的39集电视连续剧《黄河入》将由北京电视台投入拍摄,建国50周年庆典之际在全国推出。该剧故事情节复杂多变,人物命运跌宕起伏,讲述了生命不息、代代不已的黄河人为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生存尊严而进行的一百年的不懈奋斗和牺牲,从自发迸射的不平、呐喊、反抗到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革命、建设和发展,黄河人在这一百年中完成了一次生命磨砺,一次境界升华,它是中国人百年奋斗史的缩影。《黄河人》是北京电视台近年来少有的大策划、大手笔、大制作,它将填补我国电视剧史上反映黄河中上游人民沧桑变化作品的空白。北京电视台领导对摄制工作非常重视,指示一定要拍成精品,并组织了强大的创作阵容。曾拍摄了《人生》、《老井》、《变脸》等影片的著名电影导演吴天明出任总导演;创作了《二十一世纪不是梦》、《方寸国土万千情》、《家和万事兴》等优秀电视作品的陈之胜出任导演;年轻编剧王力扶,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摄像师杨轮、美术师杨钢均为中国电影金鸡奖得主,他们的作品《老井》、《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享誉海内外。本片规模宏大,角色众多,主要为六家四代共三十余人,由于时间跨度百年,有些仅一个人物就需儿童、青年、中老年三位演员出演。主要演员将从目前影视界众多实力派演艺明星中遴选。《黄河人》剧本创作自1997年1月开始,历时一年多。主创人员数次走访影视、文学界的专家学者,征求对故事和剧本的意见,三次组织召开大型讨论会,使剧本创作更加札实和完善°总导演吴天明1900年,是中国历史苦难深重的一年,八国联军直捣北京,中国清王朝最高统治者被迫西逃,流落西安达十个月之久。失去母亲的官夫被黄河船夫姜有子收养,姜有子之女小红柳与官夫在成长的岁月中产生了真挚的爱情。黄金锁为救姜有子耐身死,姜有子为报答救命之恩,将小红柳许配给故人之子黄嘴子。小红柳与官夫在煎熬与苦难中终于求得了感情的胜利。黄嘴子也与大白菜结成了眷属。出船途中,官夫搭救了美貌的女戏子梅芯,使本来平静的情海又生波澜。官夫与小红柳成婚的同时,梅芯成了点恒东的二房,也是官夫钙4、红柳的婶婶,她发誓要让两人在她面前矮几分。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这代黄河人已近中年,他们的儿女也长大了,各自对人生道路有了不同的选择:官夫的长子天恩革命牺牲;长女叶儿与人私奔;与次子天怒深深相爱的梅芯之女福郎,因说:“《黄河人》应该是史诗般的作品,既是史,又是诗,我们要努力使《黄河人》在中国电视剧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全体创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全力以赴投入创作中,他们将以这部“纵观百年”的巨制为建国50周年献礼。山水意外的家败使其不得不嫁给他人,天怒失望之余走上了哥哥的道路;小女枝儿竟爱上一个中国了的洋人;黄嘴子之子温厚善良的黄国忠被动荡的世事磨砺,从一个懦夫成长为一个英雄……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人灾难深重的岁月,黄河人前仆后继,舍生忘死,浴血奋斗终于迎来了曙光 ——八十年代末,政府为了发展黄河事业,要扩建一座大型煤矿,准备将这些为黄河献身的坟冢迁移,镇上百姓不理解,不忍心惊动这些埋在地下的英灵,他们集体护坟,这时官夫爷站了出来,第一个抡起了铁锹……。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机构

北京电视台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