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的理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1649
颗粒名称: 周国平的理性
分类号: I04
摘要: 《周国平文集(一套五卷)》的出版,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周国平思想内涵的全部。
关键词: 文学创作 人物形象 周国平

内容

《周国平文集(一套五卷)》的出版,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周国平思想内涵的全部。作为社科院哲学研竟所的研究员,单就其职业而言,周国平实际上不会被人感兴趣,他的学术论文,使得哲学领域以外的大众读者只能感到过于深邃而枯燥。但是,他的散文随笔却能够“集哲学和文学于一身,融理性和感情为一体”,对人生和爱情进行了深刻的思考,非常富有哲理性,备受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推崇。在中国当代作家群当中,周国平的散文随笔绝对不是尽善尽美的,但其中的理性色彩却呈现出“木秀于林”的态势。窃以为:周国平散文随笔的理性呈现出两个特色,一个是深刻,一个是晦涩。其深刻之处表现在:周国平的思考范围很广,从生到死,从孤独到情爱,从个人到民族,从男人到女人,都纳于其中,加之浓厚的哲学思维色彩,使他的思想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而晦涩之处表现在:当周国平的思考夹杂了哲学的深奥时,往往显得抽象有余而形象不足,如果读者缺乏相应的知识修养,在阅读中就容易产生思维上的障碍。可见,周国平的散文随笔尽管有其独到之处,但并不是雅俗共赏的,除了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以外,他赢得的读者并不多。但是,当周国平的作品一旦打破了其固有的理性色彩,洋溢出极强烈的人情味道,亦即他淡化了抽象思维,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段生活的情景时,他文章的动人乃至他自身的魅力,就如扑山倒海一样凸现在读者面前。他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让人读得涕泪交流。就普通读者而言,阅读《周国平文集》,首先要领略的就是第五卷中关于他的女儿妞妞的深情诉说。因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作孽,可爱的妞妞那娇嫩的面容,窜出灰暗的毒瘤。偏偏妞妞是个领悟力极强的孩子,她会表达出她的痛苦,而父母,只能以一万三千五百片安定和上百支的杜冷丁暂时减缓孩子的痛苦。妞妞是在摇篮中伸手抓住母亲的手腕而离世的,她只有一岁半的人生。单就情感的感染力而言,周国平关于妞妞的文字简直会使他文集的其它四卷变得黯然失色。周国平的理性色彩与他的不幸遭遇结合在一起,他的形象才得以完善。读者感受到:他不仅仅是哲学家和作家,还曾经是一位父亲。他的哲理散文如落叶般轻盈,但他的人生如海洋般深沉。因此,周国平的理性如一棵树,它的散文随笔部分是树叶;而关于妞妞的述说,是果实。倘若没有关于妞妞的感人情节,他的读者群会聊聊无几。在理性的思考中,记得在一次宁夏文学研讨会上,有位老作家说了大意是这样的话:《追忆似水年华》这部小说我读得非常吃力,勉强读完了,但始终不知道这部小说好在什么地方。我相信这位老作家的阅读体验是真实的,是正常的。作者普鲁斯特前后花了16年时间精心营造的一座宏伟的艺术宫殿,让你瞬间穿堂而过岂不是轻松了点吗!我每次阅读《追忆似水年华》这部巨著时,总是摆开架势,作好长途跋涉的准备。每周国平活得既孤独也很无奈。妞妞走了不久,他与妞妞的母亲也分了手。因此,包括笔者在内的读者都会感到一种遗憾。如果我们在阅读了周国平的文集后,终于悟出自己的生活尽管平凡乃至平庸,但终拥有一分平安,我们就会感受到人生莫大的福分。在此意义上讲,周国平的理性虽然抽象乃至晦涩,但它的启迪作用非同小可。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国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