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大鸱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0468
颗粒名称: 琉璃大鸱吻
分类号: K87
摘要: 公元十一世纪初,在我国西北地区,包括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大部,陕西省北部,青海省东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辽阔大地上,出现了一个以党项民族为主体,包括汉、回纥契丹等多民族共同建立的封建地方割据政权—白高大夏国。因其位于同时代的宋、辽两国之西,历史上一般都称之为“ ”。 建国于公元1038年,以今银川市城区辖区的位置为都城,故银川作为首府城市的历史,距今已有960年。
关键词: 文物 博物馆 收藏

内容

公元十一世纪初,在我国西北地区,包括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大部,陕西省北部,青海省东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辽阔大地上,出现了一个以党项民族为主体,包括汉、回纥契丹等多民族共同建立的封建地方割据政权—白高大夏国。因其位于同时代的宋、辽两国之西,历史上一般都称之为“ ”。 建国于公元1038年,以今银川市城区辖区的位置为都城,故银川作为首府城市的历史,距今已有960年。本文拟通过介绍几件 时期的重文物,以示纪念。1975年于 陵区八号帝王陵园献殿遗址周围的地层堆积中出土。出土时已破碎成数十块残片。后经考古专业人员精心拼对粘合、修补复原。陶质、胎表通体施绿色釉,釉面光润艳丽。龙首鱼尾,首尾分段烧制。头部有鳍,张口露牙;尾端前曲分叉;身上刻有有鳞纹。通高1.52米,底宽0.58米,面阔0.32米,是迄今国内出土的历代鸱吻中,体形最大的建筑装饰构件。鸱吻是古代砖木结构的殿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构件,施于屋脊两端,为古代传说中群邪防火的吉祥之物。 帝王陵园中出土形体如此硕大的鸱吻,可以想见陵园建筑之宏伟。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夏回族自治区
相关地名
甘肃省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
青海省
相关地名
内蒙古自治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