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维权有障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17567
颗粒名称: 农民维权有障碍
分类号: D912.294
摘要: 当前,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情况较为严重,这与农民爱拖保修期,图“经济”买些不实惠的商品,以及在发票等商家出示的字据上占小便宜吃大亏紧密相关。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

内容

当前,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情况较为严重,这与农民爱拖保修期,图“经济”买些不实惠的商品,以及在发票等商家出示的字据上占小便宜吃大亏紧密相关。
  1997年2月12日 ,郊区通贵乡 寺花1120元在银川某五金交电公司购进一台扩大机,拿回去后才发现机器有毛病。3天后,经办人找到销售点要求开具飞保修单,商家一口回绝。自此,机器被束之高阁一年有余无人问津。今年3月16日当市消协到乡上进行消费者维眉权宣传时,经办人才想起将这件冤枉事拿出来说一说。
  一般工业产品都设保修期,保修期内要求修理合理合法,日期一过,一切都另当别论。上述投诉案中,农民本应及时受到保护,但一句“田里的事太多,忙,时间再找”,错过了投最佳期,轻而易举将己的权益拱手相让。
  农村经济不发达不少农民素质较低,买商品时毫无质量识,往往爱到一些信不好的个体经营者处些无质量保证,却极宜的产品。出了问题不知该如何维权。去到银川各级消协讨公的农民只有二一余不到全年投诉者5%。
  一纸发票应表明购商品的“身价”,口少居心叵测的经营者在发票上做文章,挖了“陷阱”等着农民来跳,而许多农民偏偏意识不到这点,以至于使自己经济上受损。农民张某相中一辆摩托车,本应交5000元,但商家与其商量,让张少交13%的购置费,条件是发票上只写“3500元”(不言而喻,商家由此可少上税),经过协商,二者都达到了目的。但不久,车出了问题,商家答应退赔,但却表示,只按发票走!为省650元,反丢了850元,这气怎么能顺当?另外,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了解也是制约农民维权的一大障碍。部分农民以为只有每年3月15日才能维权,许多农民对《消法》《新三包规定》理解片面、断章取义,以至于造成了一次次不应有的损失。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那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