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公为私与官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15730
颗粒名称: 化公为私与官德
分类号: D261.3
摘要: 王树理接到了调省民委任职的通知,在搬家时他除帶走自己的床和书柜外,凡属公家为他配备的东西一律造表列出清单,交给县纪委。
关键词: 作风问题 王树理 官德

内容

报载,前不久山东省庆云县委书记王树理接到了调省民委任职的通知,在搬家时他除帶走自己的床和书柜外,凡属公家为他配备的东西一律造表列出清单,交给县纪委。我觉得此举可嘉。
  一张“清单”看官德。本来琢,先清公物后离任是干部离任时自觉遵守的一项规定,正帯之举。然而,近年来有的人却未能如此,离任搬家时随意带走原单位物品,将公共财物占为己有,这是一种不正帯现象。假公济私、化公为私,对一个干部来说,是缺乏官德的表现,是不廉洁洁自律,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着手。假公济私或化公为私,虽说是“小菜一碟”,但 “勿以恶小而为之”,小中见大,这属于反腐倡廉内容,而反腐倡廉怎么是小事呢?对此,绝不能视而不见或置若罔闻。“廉洁就是力童”。当官从政,严于自律,坦荡磊落,正义凛然,才能经受住权、钱、色的考验,抵制住各种歪风邪气的侵袭。相反,化公为私,多占便宜,虽属“小事,但久而久之,也会惰落•成贪官,这是因为蜕化变质也有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过程,不少人就是从这类"小事”开始走上犯罪歧途的。再说有把柄落在别人手里,有空子让别人钻,你这个干部尤其是领导9者的尊严和威信何在,还有什么形响力和号召力呢? 先清公物后离任要靠自觉。但对那些不主动自律的人还应实行他律。即运,用纪律和制度来监督和约束。据悉,河南省三门峡市去年对全市级以上干部在工公物者进行专项治理,使公物还家,收到显著效果,即是一例,应大力推广。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桑木
责任者
王树理
相关人物